[实用新型]中央空调废热循环利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0574.4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1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春明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循环 利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中央空调废热循环回收利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商务楼、宾馆和部分居民楼中都安装有中央空调,用于夏天制冷和冬天取暧,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但是现有技术的中央空调机组在制冷时产生的大量热能被白白浪费了。
针对现有中央空调在实际应用中其产生的废热难以回收利用的缺陷,不少单位和个人提出了一些新的改进方案。个人发明人朱大金于2007年4月23日曾提出一种名为“制冷时可以提供免费生活热水的中央空调系统”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0720143395.6),其公开了一种制冷时可以提供免费生活热水的中央空调系统。压缩机通过四通阀分别和风冷冷凝器及蒸发换热器连通,风冷冷凝器和蒸发换热器通过节流装置与四通阀连通;风冷冷凝器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转换电磁阀和冷却换热器;生活水箱通过阀门A1、A2与冷却换热器连通;废热水箱通过阀门B1、B2与冷却换热器连通;地下水通过阀门C1、C2与冷却换热器连通;房间水箱和蒸发换热器连通。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有效利用中央空调机组在制冷时所产生的热能来提供免费生活热水,具有废热回收的功能,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还非常便于用户使用热水,但缺点是其废热回收利用效率不足五成,效率偏低。
此后,个人发明人覃希又于2009年5月4日提出一种名为“应用双变频恒温控制技术的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55875.6),其公开了一种应用双变频恒温控制技术的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压缩机、冷凝器、冷却水系统及余热回收系统,在冷凝器前串联有热回收热交换器,热回收热交换器出水端管道处设温度传感器,余热回收系统的保温蓄热水箱内装有监测箱内水位状况的水位传感器,由变频冷却水泵及冷却塔构成的冷却水系统回路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技术方案通过应用双变频恒温控制技术的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在回收废热制备热水的同时,使冷却水系统也能以恒温方式运行,实现热水水温稳定、冷却水水温稳定、冷凝压力稳定三者兼备的技术目的,并提高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的制冷效率,降低能耗的同时又减少热污染,节能环保意义显著,但缺点是改装不够经济,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中央空调热能回收装置存在的改造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较为经济,废热回收利用率达到70%的中央空调废热循环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央空调废热循环利用控制系统,包括空调泵、井水泵、热水泵、大压缩机、小压缩机,所述空调泵、空调泵、井水泵、大压缩机、小压缩机还分别通过电路控制系统与空调水流开关、井水水流开关、热水水流开关、大压缩机高低压启闭开关、小压缩机高低压启闭开关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电路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变压电路、温度采样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光电隔离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
1、安装成本低,便于大规模推广。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的电路设计辅以科学的结构安排,省去原有的冷却塔,减少了占地,节省了土地资源,也省去了冷却塔的噪音污染。在原有设施基础上仅须添加少许部件,即可实现对中央空调的准确控制和对废热的高效运用,改造成本较低,更易为各类用户所接受。
2、废热回收利用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吸收空调冷凝器排出的废热,热能损耗极少,从而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废热排放,据测算,其废热回收利用率高达70%,远高于一般装置50%的废热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空调泵、2为井水泵、3为热水泵、4为大压缩机、5为小压缩机、6为电路控制系统、7为空调水流水开关、8为井水水流开关、9为热水水流开关、10为大压缩机高低压启闭开关、11为小压缩机高低压启闭开关、12为温度采样电路、13为整流滤波稳压电路、14为光电隔离保护电路、15为电源变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春明,未经彭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0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