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混沌技术的动态口令遥控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0585.2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7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公致;王光义;袁方;孙永强;高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沌 技术 动态 口令 遥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混沌技术的动态口令遥控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加强,各种车辆或门窗用的遥控密码锁产品不断推出。最初的遥控锁的密码是固定的,通过增加密码的长度来提高其保密性。但是因为密码固定的缺陷,所以容易被特制的接收器盗窃到密码,然后开锁盗窃。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明了滚动码技术,即在遥控系统除了固定编码,还增加同步计数器,每次遥控操作时同步记数加1 , 与固定编码一起经加密算法加密后形成密文数据, 并同键值等数据发送出去。由于同步计数值每次发送都不同, 即使是同一按键多次按下也不例外。同步计数自动向前滚动, 发送的码字不会再发生。接收端接收到密文之后,通过厂家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判断一致后通知执行机构执行用户命令,由于滚动码技术中计数值变化有规律,与固定编码一起加密,也存在一定被破解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混沌技术的动态口令遥控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沌技术的动态口令遥控锁,包括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电子锁,无线发射器发射混沌滚动码,由无线接收器接收到,并进行算法比对,倘若正确,则由无线接收器控制电子锁打开;
所述的无线发射器由第一51最小系统、第一nrf905无线发射模块、第一24C02芯片、开锁按键构成;第一nrf905无线发射模块、第一24C02芯片、开锁按键均与第一51最小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的无线接收器由第二51最小系统、第二nrf905无线接收模块、第二24C02芯片、电子锁控制模块构成;第二nrf905无线接收模块、第二24C02芯片、电子锁控制模块均与第二51最小系统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混沌技术与滚动码技术相结合,该系统也设置有固定编码(序列号),同时在发射和接收模块中植入相同的混沌函数,利用混沌函数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和固定编码作为密钥,每遥控一次发射和接收模块中的函数迭代一次,用迭代后的值产生新密码,这样每次使用的密码都不同,而且前一次使用的密码立即失效,做到“一次一密”,接收机在接受到密钥后进行算法比对,只有算法比对正确才能正常开锁,使系统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无线发射器示意图;
图3无线接收器示意图;
图4 NRF905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5 24C02存储器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混沌滚动码无线遥控锁装置,整个系统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电子锁。
如图2所示,无线发射器由第一51最小系统、第一nrf905无线发射模块、第一24C02芯片、开锁按键构成;无线发射器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工作,第一51最小系统中的51单片机内的混沌系统会产生一个混沌密钥 ,该混沌密钥被烧写入第一24C02芯片,当开锁按键被按下,无线发射器会从24C02芯片中读取一个混沌密钥,并经由第一NRF905无线发射模块发射给无线接受器;
每个混沌序列密钥为32bit的数据,并作为前次迭代值被带入混沌方程
中来产生下个混沌密钥。以此类推,每次按下开始按键,不论接收器是否接收,发射器的混沌系统都会通过第一24C02芯片读取的混沌密钥,产生新的混沌密钥,并将读取的混沌密钥通过NRF905芯片发射出去,将新的混沌序列密钥烧入24C02芯片中,替代原有的,如此反复,每个混沌密钥只被使用一次,不再重复使用。
如图3所示,所述的无线接收器由第二51最小系统、第二nrf905无线接收模块、第二24C02芯片、电子锁控制模块构成;
无线接收器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工作,第二51最小系统中的51单片机内的混沌系统会产生16个混沌密钥;这16个混沌密钥与其迭代次数n会被烧入第二24C02芯片中。当第二nrf905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密钥时,会与第二24C02芯片中的16个混沌密钥依次比对,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0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