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扣耳式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0640.8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6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琦;熊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亚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耳式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是一种扣耳式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器皿,其主要用于饮酒或饮茶,根据其器型不同分为直口或敞口,以及平底、圈足或高足等。一些杯子为了便于多杯子同时通过托盘移动,防止杯子之间相互碰撞和液体溅出;这些杯子设有锁扣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120015835.6,授权公告日2011年8月10日,实用新型名称“扣把式水杯”,该圆筒形水杯的侧壁的一边轴向设置有两个从上至下的梯形凸起,两个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梯形的卡口,在水杯侧壁的另一边设置有一个与卡口吻合插接的梯形的凸起。使用时,将第二个水杯的凸起与第一个水杯的卡口上下插接,连接在一起,侧壁相叠加成一串即可携带多个水杯,节省人力和时间。但上述卡口和凸起结构使用较为不便,杯子在移动过程中颠簸时,扣合点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位移或脱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扣耳式杯,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使用不便,结构单一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扣耳式杯,该杯子的杯体设有手柄;手柄采用固定式或装卸式。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手柄的左侧杯体的外径面设有左钩耳,左钩耳对称的另一侧外径面设有右挂耳。设有左钩耳和右挂耳的杯体依次左钩耳与右挂耳扣合,右挂耳亦可用于勺子等餐具的暂时放置。同时,由于上述左钩耳与右挂耳上下挂扣式连接,其较难在移动时产生水平相对位移,便于杯体上下颠簸时产生上下相对位移。上述结构的杯体采用一次性塑料杯时,左钩耳和右挂耳亦可作为防烫结构使用,即手通过左钩耳和右挂耳握住杯体。
所述手柄与杯体的左钩耳和右挂耳扣合。从而使手柄与杯体之间装卸方便,使其样式更加多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稳定性好;适合作为通过托盘一起移动的杯子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杯体,2、左钩耳,3、右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4所示,该杯子的杯体1作为一个单体,与相同结构的该杯子组合使用。所述杯体设有手柄,手柄的左侧杯体的外径面设有左钩耳2,左钩耳对称的另一侧外径面设有右挂耳3。如图3、图4所示,使用时,相同结构的该杯子,通过一杯子的左钩耳与另一杯子的右挂耳依次扣合。即可防止上述组合后的该杯子,在移动时相互碰撞和杯体内液体飞溅。
同时,根据上述结构和使用特点,所述手柄亦可设置为,手柄与杯体的左钩耳和右挂耳扣合的装卸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亚琦,未经胡亚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0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管勺子
- 下一篇:一种高速模拟信号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