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流入渗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3816.5 | 申请日: | 201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科;李俊亭;冯西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流 入渗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流入渗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傍河取水,因其水量稳定、水质洁净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北方城市重要的供水模式。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束缚了人们对河流补给地下水机理的深入研究,从而导致对傍河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的评价往往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河流入渗模拟装置是基于对河流补给地下水状态的高度仿真,利用此装置可以在实验室改变试验的条件,研究河流对地下水补给的可能状态并取得定量信息,从而为提高评价傍河水源地可开采水资源量的可靠性奠定基础。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使用便捷且功能完备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实现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功能完备,能够为提高评价傍河水源地可开采水资源量的可靠性奠定基础,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巨型渗流槽、上游水位控制水箱、下游水位控制水箱、供水水箱和储水水箱,所述巨型渗流槽的正面装有多个用于探测河流在补给地下水时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出现脱节现象的负压传感器,所述巨型渗流槽的背面装有多个用于测量巨型渗流槽中饱水时压力的测压管,所述巨型渗流槽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巨型渗流槽进水管和巨型渗流槽出水管,所述巨型渗流槽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巨型渗流槽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储水水箱底端侧壁上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和设置在第一水管上的水泵与供水水箱顶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供水水箱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底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上游水位控制水箱底端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储水水箱顶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上游水位控制水箱底端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巨型渗流槽进水管相连,所述巨型渗流槽出水管通过第五水管与下游水位控制水箱底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下游水位控制水箱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第六水管与储水水箱底端侧壁上的进水口相连。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型渗流槽内设置有用于滤除水中杂质的左滤板、右滤板和下滤板。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型渗流槽的长为1.3m~1.7m,所述巨型渗流槽的高为1.8m~2.2m,所述巨型渗流槽的宽为0.4m~0.8m。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型渗流槽的长为1.5m,所述巨型渗流槽的高为2.0m,所述巨型渗流槽的宽为0.6m。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传感器包括用于形成负压并传输负压的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端部密封连接有用于透过水并阻隔空气的陶瓷头,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去除不锈钢管中空气的抽气阀,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端部密封连接有用于对不锈钢管中的负压变化进行测量的负压值采集装置,靠近所述负压值采集装置一端的不锈钢管管壁上设置有玻璃观测窗;所述抽气阀由阀桩、阀芯和阀盖三部分构成,所述阀桩为类似“U”字形结构且其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阀桩的底端与不锈钢管管壁焊接且开有与不锈钢管内部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阀芯螺纹连接在阀桩内部,所述阀芯上开有气流通道,所述阀盖以螺纹连接方式紧扣在阀桩顶部且其几何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供阀芯穿过的第二通孔。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传感器的数量为35~50个,多个所述负压传感器按非等距网格布设在巨型渗流槽的正面。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传感器的数量为42个。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管的数量为35~50个,多个所述测压管按非等距网格布设在巨型渗流槽的背面。
上述的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管的数量为42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巨型渗流槽、上游水位控制水箱、下游水位控制水箱、供水水箱和储水水箱,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实现成本低。
2、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河流入渗模拟时,使用方法及步骤简单,操作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完备,能够模拟矩形非完整切割河流、矩形非完整切割河流、矩形非完整切割河流、矩形非完整切割河流、三角形非完整切割河流、三角形非完整切割河流等多种状态河流的入渗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3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限重的智能路障装置
- 下一篇:LED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