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磨壳体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4031.X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华;胡若美;曹酒毓;赵俊;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28 | 分类号: | B02C4/28;F16J1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立磨壳体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水泥厂粉磨系统中,立磨作为一种主要的粉磨设备,被广泛地应用粉磨生料、水泥、煤粉等场合。立磨有着稳定的机构性能、较高的磨料效率以及较长的寿命。在粉磨物料时,磨辊因粉磨块状物料及料层厚度变化上下斜向摆动,磨内处于负压状态,为了防止磨机漏风,磨辊与立磨壳体之间需设壳体密封装置。在立磨实际工作过程中密封件和磨辊之间是高频率的相对运动,以往在壳体上安装传统密封装置来密封,其软连接沿磨辊轴向安装,这与密封件和磨辊的相对运动方向垂直,长时间工作必然导致密封件磨损,如此一来必然导致密封件和磨辊之间的间隙一定程度地增大,漏风漏灰,密封效果急剧下降,导致立磨产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立磨壳体密封装置,彻底解决了立磨壳体密封效果差、寿命短的问题,以求在不改变立磨整体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设计的立磨壳体密封装置,简化立磨结构,达到立磨壳体密封的最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磨壳体密封装置,连接立磨壳体和磨辊,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径向折叠式软连接,其上端由角钢压紧,再用螺栓副紧固,下端通过卡箍和定位环压紧,再用双头螺柱和螺母将卡箍紧固。
软连接的上端由角钢压紧,再用螺栓副紧固;软连接下端通过卡箍和定位环压紧,再用双头螺柱和螺母将卡箍紧固,同时此处采用双头螺柱可以调整软连接密封的压紧程度;上部卡箍由钢板和圆钢焊接而成,下部钢板和圆钢焊接制成定位环,卡箍与定位环上的圆钢错落布置,能够更好的压紧密封软连接;中间设置挡板的作用是防止由于磨机内部负压作用导致软连接损坏。密封装置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与立磨磨辊及立磨壳体连接在一起。
立磨壳体和磨辊之间通过全密封软连接连接成一个整体,密封软连接又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保证壳体和磨辊之间一定的相对运动,所以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磨损,实现了立磨壳体和磨辊之间全密封,因为密封软连接是柔性材质,一旦损坏,更换方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立磨壳体密封装置,可有效保证立磨壳体在不用密封风机条件下的密封效果和工作寿命,在提高密封可靠性的同时也简化了立磨结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螺栓副,2-角钢,3-软连接,4-挡板,5-卡箍,6-定位环,7-双头螺柱,8-螺母。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立磨壳体和磨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立磨壳体密封结构,具体方案是:软连接3的上端由角钢2压紧,再用螺栓副1紧固;软连接3的下端通过卡箍5和定位环6压紧,再用双头螺柱7和螺母8将卡箍5紧固,卡箍5和定位环6均由圆钢和钢板焊接制成,圆钢错落布置,两个软连接3中间装有挡板4。密封结构通过螺栓联接或焊接的方式与立磨磨辊及立磨壳体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4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夹具
- 下一篇:一种仰卧起坐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