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塑性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752.2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禄平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09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塑性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气管导管,尤其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是一种医学上用于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的设备,一般由导管、冲气套囊和衔接管组成。
目前公知公用的气管导管自身不具有可塑性,其形状和角度的改变,只通过气管管芯来进行强直塑形。尽管绝大多数病例皆无困难,但因个体解剖结构并非绝对一致,也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有的病例气管插管时未必能容易达到目的,有时甚至可遇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了患者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的麻醉风险性,关系到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抢救复苏的危重病人之生命成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气管导管,专利号为ZL200720078329.5。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该导管的壁厚中设有一根或者一根以上轴向的塑性丝条,使得导管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应对不同的解剖结构。
但是,由于可塑性丝端部比较尖锐,在气管导管塑形的时候,有可能戳穿导管的壁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塑性气管导管,可以有效防止塑性丝条戳穿导管的壁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塑性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用于连接麻醉装置的衔接管、设置在导管末端的充气套囊;所述的导管的壁厚中设有若干根轴向的塑性丝条,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有弯折。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为180°的弯折。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弯折为小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塑性丝条为铝合金丝条或者铜丝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具有上述结构的气管导管:1、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表现在气管插管时,可以根据病人不同解剖径路,塑形为不同形状或角度,以便气管插管更顺利,更容易成功,并且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来进行插管;2、还能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此方法使困难气管插管变得简便、容易;3、弯折的两端既能避免丝条戳穿导管的壁厚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塑性气管导管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塑性气管导管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导管、2充气套囊、3衔接管、4塑性丝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1、用于连接麻醉装置的衔接管3、设置在导管末端的充气套囊2;所述的导管1的壁厚中设有若干根轴向的塑性丝条4,所述塑性丝条4的两端有弯折。
所述的塑性丝条为具有可塑性的丝、条、片等。
铜丝条和铝合金丝条都可以作为塑性丝条4镶嵌在导管1的壁厚内。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塑性丝条4的两端为180°的弯折。
实施例2如图2所示:
塑性丝条4的两端弯折为小圈。
使用的时候,由于塑性丝条4的可塑性,使得导管1能够弯曲成各种角度 n ,对应不同的人体解剖结构。并且由于可塑性丝条4两端具有弯折,使得塑性丝条4无法戳穿导管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禄平,未经王禄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保护装置
- 下一篇:高次支气管开口型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