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6500.1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3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显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离心压气机的离心叶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离心压气机转子采用的是整体式的离心叶轮。这种离心叶轮都带有轮体,以用于承载,但是轮体的体积大而且质量重,从而导致整个离心叶轮的质量较重。由于发动机功重比的不断提高,要求尽可能地减轻离心叶轮的重量,以满足发动机高功重比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叶轮,以解决目前的离心叶轮重量较重,难以满足发动机高功重比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叶轮,该离心叶轮包括轮体,离心叶轮还包括叠层环,叠层环设置于轮体内。
进一步地,碳化硅纤维制成的叠层环的外部覆盖有钛合金涂层。
进一步地,轮体包括叶轮进口端及叶轮出口端,叠层环设置于叶轮进口端与叶轮出口端之间。
进一步地,叠层环的轴向长度在叶轮进口端到叶轮出口端的轴向长度的1/3至1/2之间。
进一步地,轮体还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副盘,副盘与叠层环之间设置有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叶轮与镍基合金制成的离心叶轮相比,其重量减轻约80%;与钛合金离心叶轮相比,其重量减轻约60%,从而可以满足发动机高功重比的要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离心叶轮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叶轮包括轮体1及设置于轮体1上的叶片5,在轮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副盘6。其中,轮体1带有一弧形面,弧形面的下端为叶轮进口端3,弧形面的上端为叶轮出口端4。在轮体1的叶轮进口端3与叶轮出口端4之间内置有叠层环2。该叠层环2的轴向长度在叶轮进口端3到叶轮出口端4的轴向长度的1/3至1/2之间,且叠层环2位于轮体1的中间位置,以便于叠层环2承载离心叶轮的大部分载荷。
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层环2利用热等静压技术制成,其主要材质为碳化硅(SiC)纤维,且叠层环2的外部覆盖有钛合金涂层。用扩散连接方法将叠层环2固结在轮体1内,使得叠层环2与轮体1形成一个整体的离心叶轮。因为碳化硅纤维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且质量较轻,由此制成的离心叶轮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而且其重量大大减轻了。
为了进一步减轻离心叶轮的重量,在轮体1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7。该凹槽7位于叠层环2与轮体1的副盘6之间。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叶轮与镍基合金制成的离心叶轮相比,其重量减轻约80%;与钛合金离心叶轮相比,其重量减轻约60%,从而可以满足发动机高功重比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6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焊机散热风扇用风叶
- 下一篇:一种带彩灯的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