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公共载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7704.7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李辰;朱意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39/00 | 分类号: | B62D39/00;E04H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公共载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现阶段的汽车设计往往只考虑到了的到汽车的性能与乘坐舒适度,而忽略了车与城市,车与车之间的关系,每辆车都在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着,这使得原本就狭小的城市空间变的愈发拥挤,寸步难行。现在的车辆都有着很宽敞的内部空间,但在大多情况下车内往往只乘坐了1到2名乘客,其余的都是在对空间与能源的浪费。本专利的目的就是要把汽车的驾驶空间与乘坐空间相分离,是汽车达到更高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城市交通工具体积较大,停放与行驶不方便等问题,提供一种半公共载具系统,该系统包括车头、车身和服务站点,服务站点内的各种车身均与车头配合,实现交通工具半公共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半公共载具系统,包括车头、车身、平衡装置和服务站点,所述车头与服务站点内的车身通过加载装置连接,所述车头包括外壳、马达、车轮和座椅,所述外壳下方有两车轮,所述车头外壳内有座椅,所述座椅下有马达,所述马达与平衡装置连接,所述车头还有与车身配合的连接装置;所述车身包括外壳、车轮、电源电机及与车头配合的连接装置;所述车头与车身的连接装置与服务站点的加载装置配合。
所述平衡装置为内置精密陀螺仪装置。
所述不同服务站点内加载装置均与车头和车身的连接装置相配合。
人们通过购买个人两轮平衡交通工具作为平时穿梭于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通过“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1ization)技术,车辆在行驶时可自动保持车身平衡,并保持高速行驶。此时车内可乘坐一到两名乘客,满足了人们平时的代步需求。当人们需要车辆的更多功能时,可将车头开入与其配套的服务站点。通过电脑自动控制技术为车头加载上车主需要的功能车身。车身以租用形式进行使用,人们在A地租用的车身,使用结束可在B地归还。车身自带电源电机,可在加载后提高汽车的动力与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半自动载具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代步需要,而且节省空间,减小城市交通压力,服务站点内的各种车身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符合现代人高速、快捷、简便的生活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半公共载具系统,包括车头1、车身2-1、车身2-2、车身2-3、平衡装置和服务站点3,所述车头1与服务站点3内的车身2-1、车身2-2、车身2-3通过加载装置连接,所述车头1包括外壳、马达、车轮和座椅,所述外壳下方有两车轮,所述车头外壳内有座椅,所述座椅下有马达,所述马达与平衡装置连接,所述车头1还有与车身2-1、车身2-2、车身2-3配合的连接装置;所述车身2-1、车身2-2、车身2-3包括外壳、车轮、电源电机及与车头1配合的连接装置;所述车头1与车身2-1、车身2-2、车身2-3的连接装置与服务站点3的加载装置配合。
所述平衡装置为内置精密陀螺仪装置。
所述不同服务站点内加载装置均与车头和车身的连接装置相配合。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7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