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封及高强度连接软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1094.8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2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耀;阴传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2 | 分类号: | F16L33/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8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强度 连接 软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流体管道的连接接头,尤其是连接软管的高密封及高强度连接软管接头。
背景技术
在医药、化学以及机械的液压等多个领域,都涉及到输送流体的问题,即将流体(液体、固液混合物、流质胶体等)通过管道输送到其他地方,都需要连接管道的管接头。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橡胶软管作为输送管道,配以合适的管接头与其它管道相连接;所用的管接头,其卡芯与软管内表面配合的外表面通常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光滑的,该种光滑的圆柱表面虽然加工方便,但其与软管内表面的结合力较小,容易松动,能够承受的流体压力较小,而且流体容易通过卡芯与软管内表面相配合部位向外渗漏,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另一种结构,是在卡芯外表面加工锯齿状的内凹槽,配合时在压力作用下,软管内表面部分嵌入该内凹槽内,能增强其与软管内表面的结合力和摩擦力,能够承受的流体压力明显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流体通过卡芯与软管内表面相配合部位向外渗漏,防渗漏效果得以提高,但使用时间稍长,软管内表面就与卡芯管壁之间产生较大的磨损,甚至直接被卡芯管壁的内凹槽刺破,同样产生渗漏,甚至整个软管与接头脱离,流体完全从管道中流出而浪费了,对某些流体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软管与管接头的连接部位承受的流体压力较小、流体容易通过卡芯与软管内表面相配合部位向外渗漏、使用寿命较短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等不足,提供一种承受的流体压力较高、有效防止流体向外渗漏、使用寿命较长的高密封及高强度连接软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高密封及高强度连接软管接头,包括中空的软管;其特征在于:在软管端头的内表面,配合设置有带有内孔的卡芯,卡芯的外表面为波浪形,卡芯的波浪形外表面与软管端头的内表面配合;在软管端头的外表面,配合设置有卡套,卡套的波浪形内表面与软管端头的外表面配合;卡套的端头设置有一台阶,台阶与卡芯外表面过盈配合;
在卡芯的外端上,设置有配合台阶,带有内螺纹孔的连接螺母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凸台,配合凸台与配合台阶相配合,将连接螺母与卡芯的外端可转动式连接。
进一步的特征是:卡芯的外表面,从外端到内端,设置为阶梯状,从外端到内端的直径依次变小。
卡芯外表面的台阶,依次为外台阶,与连接螺母相配合的配合台阶,与卡套的端头的台阶相配合的内台阶,内台阶以内的卡芯的外表面为波浪形。
所述卡芯外表面的波浪形,卡套内表面的波浪形都是正弦波形。
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封及高强度连接软管接头,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有效提高管接头承受的流体压力,适应较高压力输送流体介质的需要。
2、流体要通过软管内表面与卡芯外表面的配合面以及软管外表面与卡套内表面的配合面才能向外渗漏,有效延长了流体向外渗漏时的路径长度,增大了液阻,有效防止流体向外渗漏。
3、大幅度提高了接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主视图(部分剖视);
图2是管接头详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芯2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中,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封及高强度连接软管接头,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软管,包括软管1,其改进在于:在中空的软管1端头的内表面,配合设置有带有内孔的卡芯2,卡芯2的外表面为波浪形,如为规则的正弦波形状,或不规则的正弦波形状,或者在卡芯2的外表面开设螺旋形浅槽形成的波浪形,最佳形状为规则的正弦波形状,卡芯2的波浪形外表面与软管1端头的内表面配合;在软管1端头的外表面,配合设置有卡套3,卡套3的内表面为波浪形,如为规则的正弦波形状,或不规则的正弦波形状,或者在卡芯2的外表面开设螺旋形浅槽形成的波浪形,最佳形状为规则的正弦波形状,卡套3的波浪形内表面与软管1端头的外表面配合;卡套3的端头设置有一台阶31,台阶31与卡芯2外表面过盈配合;加工时,将卡芯2通过压力装置,插入软管1的内孔,将卡套3卡在软管1端头外表面上,加压使软管1、卡芯2、卡套3连接成一个整体,软管1的内、外表面分别与正弦波形的卡芯2的外表面、卡套3的内表面相配合压紧,形成曲折的正弦波形的接触面。
在卡芯2的外端上,即在软管1的外侧,或在没有伸入软管1内腔的外端,设置有配合台阶22(见图3),带有内螺纹孔连接螺母4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凸台41(见图2),配合凸台41与配合台阶22相配合,将连接螺母4与卡芯2的外端可转动式连接,即连接螺母4能围绕卡芯2的外端转动。外接的管道后接头,通过连接螺母4的内螺纹孔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1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