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终端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2311.5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德晶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常瑛 |
地址: | 16331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终端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无线终端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设备在充电时仍然需要连接有线的充电器,虽然达到了充电的目的,但是在某些如汽车驾驶室等有限的空间内,充电器的电线容易杂乱,甚至会影响到驾驶员操作汽车的动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以改变现有有线充电装置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线终端充电系统,解决目前使用的有线充电装置存在的电线容易杂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无线终端充电系统包括电力发射部和电力接收部,其中,电力发射部包括电源连接端、电源电压转换器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电源电压转换器一端与电源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电力接收部包括接收磁共振并转换成电能的接收转换模块,以及连接移动终端充电接口的终端连接头,接收转换模块与终端连接头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无线充电技术,无需再使用有线的充电器,解决了电线杂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1电力发射部,2电力接收部,3电源连接端,4电源电压转换器,5无线充电发射模块,6接收转换模块,7终端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无线终端充电系统包括电力发射部1和电力接收部2。其中,电力发射部1的结构包括电源连接端3、电源电压转换器4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5,电源电压转换器4一端与电源连接端3连接、另一端与无线充电发射模块5连接。电源连接端3用于连接外置电源,例如点烟器、汽车内置插座,以获取电力。电源电压转换器4用于将从外置电源获取的电能转换为无线充电发射模块5能够使用的电压和电流范围的电能。无线充电发射模块5将电力能量进行电磁转换,产生磁性进场共振,而磁性近场共振用来驱动终端设备连接的电力接收部2,使其产生电流为移动终端设备充电。电力发射部1将电力经过变压和镇流,形成自身工作电力,将电力传输至无线充电发射模块5,然后将电力形成电磁感应,发射出去磁共振到车内空间。电力接收部2的结构包括:接收磁共振并转换成电能的接收转换模块6,以及连接移动终端充电接口的终端连接头7,接收转换模块6与终端连接头7相连接。电力接收部2监测接收到磁共振后,将磁共振转换为电能;然后通过终端连接头7即可为与电力接收部2的终端连接头7连接的移动终端设备充电。考虑到移动终端设备需要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不同,可在电力接收部2的终端连接头7上安装调节模块。
电力接收部接收磁共振能量转换为电力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可以在电力接收部设置一个微型蓄电电池,这个电池提供内部接收过程的基本操作能量。以便实时将接收的磁共振生成的电能存储到这个微型蓄电电池中,以补充消耗。
为防止电磁转换的过程产生过多热量过多聚集,影响使用寿命,可以在电力发射部1上设置散热装置。
使用时,首先将电力发射部1的电源连接端3与汽车内的外置电源连接,再将电力接收部2的终端连接头7与需要充电的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即可开始充电。充电后,断开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德晶,未经许德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2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流装置导电母排的联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脑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