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锥轴承滚子毛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2377.4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荣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鹰兴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6 | 分类号: | F16C33/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张欣棠 |
地址: | 467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轴承 滚子 毛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圆锥轴承滚子毛坯进行改进从而节省原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的圆锥轴承滚子毛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锥轴承滚子毛坯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锥状的毛坯本体101、毛坯本体10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倒角面103、毛坯本体101的大头端设置有与毛坯本体101一体冲压而成的环带102,毛坯本体101大头端倒角面103与环带102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与环带102另一侧的毛坯本体101的直径留量均为0.4-0.65毫米。该结构的圆锥轴承滚子毛坯,在制造时原材料的利用率低,仅为85%~88%,采用磨削环带工艺后,因圆锥轴承滚子毛坯未经串削,造成磨削留量大,还要增加一道软磨外径工序,造成材料与加工费的浪费。
另外,由于在冷镦成形中,上述结构的圆锥轴承滚子毛坯在冲头成形部分的外缘表面靠环带处易出现欠冲、卷冲等缺陷,因不再有串削过程的光整作用,后续工序难以消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原材料,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废品率,降低制造成本的圆锥轴承滚子毛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锥轴承滚子毛坯,包括呈圆锥状的毛坯本体,毛坯本体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倒角面,毛坯本体的大头端设置有与毛坯本体一体冲压而成的环带,所述的毛坯本体大头端倒角面与环带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为0.5-0.75毫米、环带另一侧的毛坯本体的直径留量为0.27-0.52毫米。
所述的毛坯本体的长度留量为0.2-0.4毫米。
本实用新型对圆锥轴承滚子毛坯进行了改进,将过去的毛坯本体大头端倒角面与环带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与环带另一侧的毛坯本体的直径留量均为0.4-0.65毫米改成毛坯本体大头端倒角面与环带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为0.5-0.75毫米、环带另一侧的毛坯本体的直径留量为0.27-0.52毫米,节省了原材料,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原材料的利用率平均提高2%~3%,毛坯本体侧面的直径留量减少后,磨环带及软磨外径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完成,滚子的加工流程缩短,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毛坯本体大头端倒角面与环带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由0.4-0.65毫米增加为0.5-0.75毫米,在加工中该部位常出现的欠冲、卷冲缺陷在后道磨削工序中可保证得以消除,进而降低了加工的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圆锥轴承滚子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锥轴承滚子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01、毛坯本体 102、环带 103、倒角面。
图2中:1、毛坯本体 2、环带 3、倒角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圆锥轴承滚子毛坯,包括呈圆锥状的毛坯本体1,毛坯本体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倒角面3,毛坯本体1的大头端设置有与毛坯本体1一体冲压而成的环带2,所述的毛坯本体1大头端倒角面3与环带2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为0.5-0.75毫米、环带2另一侧的毛坯本体1的直径留量为0.27-0.52毫米。
所述的毛坯本体1的长度留量为0.2-0.4毫米。
本实用新型将过去的毛坯本体大头端倒角面与环带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与环带另一侧的毛坯本体的直径留量均为0.4-0.65毫米改成毛坯本体大头端倒角面与环带一侧交汇处的直径留量为0.5-0.75毫米、环带另一侧的毛坯本体的直径留量为0.27-0.52毫米,,改良后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了2%~3%,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鹰兴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鹰兴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2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隔间的鸡窝
- 下一篇:秸秆还田玉米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