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多点卸煤的犁煤器卸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2470.5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魏靖;刘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44 | 分类号: | B65G47/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点 犁煤器卸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厂犁式卸煤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多点卸煤的犁煤器卸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火力发电厂,带式输送机中间卸煤主要采用单点卸煤的犁煤器装置即在带式输送机上只设置有一个犁煤器(参看图1)。现有犁煤器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1、同一条带式输送机上的犁煤器仅可以单点卸煤,要求多点卸煤的工况下,需配置多台犁煤器并通过程序切换各犁煤器的起停实现多点卸煤的功能;
2、由于单点卸煤的犁煤器在卸料时需同时将带式输送机上所有燃煤犁下,故犁煤器受冲击力较大,影响其使用寿命;
3、单点卸煤的犁煤器其卸料时需要犁刀底面与胶带面紧密接触,一次性卸料工况复杂,运行时经常出现不能紧密接触的工况,造成漏煤;
4、单点卸煤的犁煤器犁刀损坏时需整体更换,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多点卸煤的犁煤器卸煤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将带式输送机上的燃煤同时、多点、均匀卸至各个卸料点,实现多个受料点均匀布料的目的。尤其是对火力发电厂原煤仓的均匀布料,避免了单点布料产生的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也为火电厂多个原煤仓布料提供一种更优化的卸料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新型的多点卸煤的犁煤器卸煤装置,包括连接在带式输送机支架上的托架,布置在胶带下方的托辊及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胶带上方设有多个犁刀,犁刀连接一电动推杆及其支座,电动推杆及其支座支撑在带式输送机 支架上,在带式输送机两侧犁刀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落料漏斗。
托架长度方向沿带式输送机支架布置于各犁刀底部,宽度与带式输送机中部支架相匹配,托架整体固定在带式输送机中部支架上,托架可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抬高或降低。
托辊及支架支撑在托架上,通过托架的抬高或降低,实现托辊及其支架的抬高,以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胶带面水平展开。
犁刀按照其刀头长短沿物流方向依次布置于胶带面上部,犁刀的动作由电动推杆控制,犁刀可调整其长度,以达到最佳卸料比例。
电动推杆通过推杆的伸缩控制犁刀起落,电动推杆支座固定在带式输送机中部支架上,电动推杆的动作由程序控制。
落料漏斗设置在各犁刀卸料范围内,分布在带式输送机两侧,各落料漏斗下口连接至受料点。
上述卸煤装置,可采用单侧卸料,也可采用双侧卸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受料要求调整犁刀的长度,以达到多点、各比例同时卸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犁刀的不同组合,实现了数个现有犁煤器多点卸料的功能,降低了卸料装置的投资。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犁刀同时卸料,减低了单个犁刀所受冲击力,提高了设备整体使用寿命。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多点同时卸料,火电厂可实现单个原煤仓均匀受料,也可实现多个原煤仓同时受料。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多点同时卸料,筛分系统可实现同一条筛分线上多台筛分设备同时受料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犁煤器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卸煤装置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平剖面结构示意图,带式输送机7将物料沿长度方向输送,犁刀5根据不同的长度一次布置在带式输送机7的胶带面上,通过电动推杆3的伸缩控制犁刀5与带式输送机7胶带面紧密接触,带式输送机7上的物料由犁刀5犁至落料漏斗6内并连接输送至各受料点。
如图2,托架1及电动推杆支座4均固定在带式输送机7的中部支架上,通过配套电动推杆的伸缩控制托架的抬高或降低,托辊及支架2固定在托架1上,电动推杆3固定在电动推杆支座4上,电动推杆3连接犁刀5并通过推杆的伸缩控制犁刀5的起落,犁刀5根据受料点的位置要求布置在带式输送机7的相应位置上,落料漏斗6布置在犁刀5犁料范围内,落料漏斗6固定在托架1上,落料漏斗6分布在带式输送机7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2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管焊式高度调节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折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