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特种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171.3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可.托卡切里;李丕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鑫洲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0 | 分类号: | B62D5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特种 车辆 车身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特种车辆。
背景技术
所谓汽车的转弯半径是,当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动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半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和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转弯半径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能越好。汽车的转弯特性以及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将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拖车车辆包括至少两节车厢体,车厢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两节车厢体具有各自的转弯半径,怎样才能使拖车车辆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容易通过狭窄弯曲地带和绕过障碍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容易通过狭窄弯曲地带和绕过障碍物的用于特种车辆的车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容易通过狭窄弯曲地带和绕过障碍物的特种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车身,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包括至少两节车厢体,每节车厢体均对应设置有一组车轮,车厢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转向轴,在车身本体的同一侧面,前一节车厢体的车轮的中心到转向轴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等于后一节车厢体的车轮的中心到转向轴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车身包括两节车厢体。
进一步,两节车厢体分别为车头和拖挂车厢体。
进一步,车身包括三节车厢体。
进一步,三节车厢体分别为车头、第一拖挂车厢体和第二拖挂车厢体。
进一步,连接装置包括前连臂和后连臂,前连臂和后连臂通过转向轴铰接。
一种特种车辆,包括有车身,车身为上述用于特种车辆的车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车身,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包括至少两节车厢体,每节车厢体均对应设置有一组车轮,车厢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转向轴,在车身本体的同一侧面,前一节车厢体的车轮的中心到转向轴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等于后一节车厢体的车轮的中心到转向轴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使得前后两节车厢体转弯半径相同,即前后车轮行进轨迹相同。因此,在通过狭窄地带时和绕过障碍物时,只要前节车厢体可以通过狭窄地带和绕过障碍物,则后节车厢体也可以顺利通过狭窄地带和绕过障碍物,车辆的机动性能因此得到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头与拖挂车厢体转弯半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和图3中包括有以下部件:
1——车头、
2——拖挂车厢体、
3——转向轴、
4——前连臂、
5——后连臂、
6——前动轮、
7——后轮、
8——第一拖挂车厢体、
9——第二拖挂车厢体、
10——第一被动轮、
11——第二被动轮、
12——第一转向轴、
13——第二转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车身,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包括至少两节车厢体,每节车厢体均对应设置有一组车轮,车厢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转向轴,在车身本体的同一侧面,前一节车厢体的车轮的中心到转向轴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等于后一节车厢体的车轮的中心到转向轴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鑫洲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鑫洲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履带装置
- 下一篇: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疫苗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