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176.6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3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可.托卡切里;李丕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鑫洲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21/08;B62D2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在寒冷环境下可以保持车厢温度的车厢结构。
背景技术
在极端寒冷环境下使用的特种车辆,其要求车厢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减少车厢因取暖需要消耗的能量。
目前,在制造极端寒冷环境下使用的特种车辆车厢的板材上,基本上采用的是两层铁板或铝板或塑料板中间夹着一层保温材料的形式,其紧固形式采用螺栓夹紧,此种结构制作复杂,使用寿命短,美观性能差,随着经济发展,保温车厢体的需要数量和质量与日俱增。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保温性能良好的车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在寒冷环境下可以保持车厢温度的车厢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厢结构,车厢体为具有三层结构叠加的车厢体,所述车厢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金属层、保温材料层以及木质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保温材料层之间设有粘接层,所述保温材料层与所述木质层之间设有粘接层。
进一步,金属层为钢材层。
进一步,保温材料层为聚合物层。
进一步,聚合物层为聚酯板材。
进一步,聚合物层为聚苯板材。
进一步,木质层外还包覆有防火耐磨层,所述车厢体为具有四层结构叠加的车厢体。
进一步,防火耐磨层为无机材料耐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层、保温材料层以及木质层的三层结构,并在金属层与保温材料层之间,保温材料层与木质层之间以粘接层连接,使得该车厢结构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制造简单、保温性能良好,适合应用于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的特种车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车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车厢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包括有以下部件:
1——金属层、
2——保温材料层、
3——木质层、
4——防火耐磨层、
5——粘接层、
6——车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厢结构,车厢体6为具有三层结构叠加的车厢体6,车厢体6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金属层1、保温材料层2以及木质层3,所述金属层1与保温材料层2之间设有粘接层5,所述保温材料层2与木质层3之间设有粘接层5。
金属层1为钢材层。
保温材料层2为聚合物层。聚合物层的厚度为20mm到200mm。聚合物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才可以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层1、保温材料层2以及木质层3的三层结构,并在金属层1与保温材料层2之间,保温材料层2与木质层3之间均以粘接层5进行连接,使得该车厢体6结构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制造简单、保温性能良好,适合应用于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的特种车辆的车厢体6结构。
实施例2。
一种车厢结构,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聚合物层为聚酯板材。聚酯板材的厚度为20mm到200mm。聚酯板材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化学稳定性强的特点。
聚合物层为聚苯板材。具体的可以是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硬质板材。具有独特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有抗高压、防潮、不透气、不吸水、耐腐蚀、导热系数低、轻质、使用寿命长等优质性能的环保型板材。聚苯板材厚度为20mm到200mm。
聚酯板材和聚苯板材达到一定的厚度,才可以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实施例3。
一种车厢结构,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木质层3外还包覆有防火耐磨层4。车厢体6为具有四层结构叠加的车厢体6。防火耐磨层4的厚度为2mm至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鑫洲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鑫洲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乘客车门系统的虚实协同实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CHO混凝土保温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