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辅助的热泵热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930.6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成;马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04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 辅助 热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机组,尤其涉及一种带电辅助的热泵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热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很多城市,电热水器的耗电量占家庭耗电的20~40%。不管是取暖还是工业应用,高温热水都被认为是高品质的热源,如何从低品质的热源节能高效的制取取得这种高品质的热源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热泵直接制取高温热水,热泵的能耗较高,而且需要在高压条件下制取,对热泵的要求较高,从热泵制造技术难度、安全稳定运行的可行性来讲不合适,利用锅炉直接制取高温热水,锅炉耗能高,污染大,运行成本高,无论从节能环保角度还是经济角度都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稳定、节能高效的带电辅助的热泵热水机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电辅助的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有蒸发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有冷凝换热器,冷凝换热器的上方设有高位水槽,冷凝换热器与高位水槽之间通过热管连通,高位水槽连通有电热水箱,在电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管。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冷凝换热器 与蒸发换热器之间依次通过过滤器、干燥视液镜、电磁阀、膨胀阀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由压缩机排出高温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低温水进入高位水槽进行热交换,变成60℃的中温水,然后进入电热水箱进行二次换热成70~95℃的高温热水,此种过程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从而降低了热泵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增大了热泵的效率,对于电热水箱来讲,提升了进水温度,直接把60℃的水加热为70~95℃中高温热水,在保持热泵高效的基础上,增大了供暖出水温度,降低了石化能源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电加热管主要用于中温的水加热成为高温水,相对于传统的锅炉来讲,同等的情况下,电加热管成本大大降低,节省了石化能源的消耗,而从低温水加热成为中温的水,热泵的节能量与锅炉相比,效果非常显著,从而降低了直接用热泵生产高温热水的难度,安装方便,非常适合大面积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2-冷凝换热器;3-热管;4-高位水槽;5-电热水箱;6-截止阀;7-过滤器;8-干燥视液镜;9-电磁阀;10-膨胀阀;11-蒸发换热器;12-电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带电辅助的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的进口连通有蒸发换热器11,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有冷凝换热器2,冷凝换热器2 与蒸发换热器11之间依次通过过滤器7、干燥视液镜8、电磁阀9、膨胀阀10连通。
冷凝换热器2的上方设有高位水槽4,冷凝换热器2与高位水槽4之间通过热管3间壁式连通,高位水槽4连通有电热水箱5,在电热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管12。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由压缩机排出高温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低温水进入高位水槽4进行热交换,变成60℃的中温水,然后进入电热水箱5进行二次换热成70~95℃的高温热水,此种过程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从而降低了热泵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增大了热泵的效率,对于电热水箱5来讲,提升了进水温度,直接把60℃的水加热为70~95℃中高温热水,在保持热泵高效的基础上,增大了供暖出水温度,降低了石化能源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运行中,控制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定不同的出水温度,一旦热泵供水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启动电热水箱5内的电加热管12提升水温,达到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普通热泵系统,同等情况下,生产热水温度高,结构简单,制热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低,对于锅炉同等运行情况下,节能量高,低碳环保,运行成本大大降低,方便大规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新型按键布局的键盘
- 下一篇:束紧带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