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4381.4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宜江;邓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盈讯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2;B01D50/00;B01D53/1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锅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用工业锅炉总台数为50多万台,全国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平均在60%~65%,远低于国际水平。燃煤锅炉运行排烟温度普遍在150℃~230℃,锅炉排烟热损失比较大。尽管燃煤锅炉效率偏低,排烟温度普遍偏高,但由于燃煤锅炉烟尘大、酸露点高,以及积灰、磨损、腐蚀等技术难点,造成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非常困难。
在现有技术中已实施的不少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由于堵灰严重,无法稳定运行,大大影响了节能效果。
另外,对于采用湿法脱硫的燃煤锅炉,为了保证脱硫效率,一般采用喷水的方法,烟气降温到80℃左右,既浪费水源又白白损失大量烟气余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堵灰严重、难以稳定运行、成本高与节能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以实现不易堵灰、运行稳定性好、成本低与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及阀门,设置在锅炉与烟囱之间的水冷式分离器、除尘装置、冷凝节能器、脱硫塔与引风机。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除氧器,所述水冷式分离器加热后的软化水,经管道及阀门后流通至除氧器。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节能器包括顺序设置在除尘装置与脱硫塔之间的第一级冷凝节能器与第二级节能器,所述第一级冷凝节能器与第二级节能器之间通过管道及阀门连通;
用于冷凝的软化水,正常工况经管道与阀门先后流入第一级冷凝节能器、第二级节能器与水冷式分离器;第一级冷凝节能器和/或第二级节能器故障时,软化水经管道与阀门直接流入水冷式分离器;第一级冷凝节能器排出的烟气,经管道及阀门后流入脱硫塔。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电袋复合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由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及阀门,设置在锅炉与烟囱之间的水冷式分离器、除尘装置、冷凝节能器、脱硫塔与引风机;可以综合采用干法除尘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和冷凝节能器,在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过程中,最大程度回收燃煤锅炉烟气的显热和潜热,节约能源和湿法脱硫水用量;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堵灰严重、难以稳定运行、成本高与节能效果差的缺陷,以实现不易堵灰、运行稳定性好、成本低与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锅炉;2:水冷式分离器;3:烟囱;4:引风机;5:脱硫塔;6-1:第一级冷凝节能器;6-2:第二级节能器;7:电袋复合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燃煤锅炉1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依次通过管道及阀门,设置在锅炉1与烟囱3之间的水冷式分离器2、除尘装置(如电袋复合除尘器7)、冷凝节能器、脱硫塔5与引风机4;还包括除氧器,水冷式分离器2排出的烟气,经管道及阀门后流通至除氧器。
在上述实施中,冷凝节能器包括顺序设置在除尘装置与脱硫塔5之间的第一级冷凝节能器(如冷凝节能器6-2)与第二级节能器(如冷凝节能器6-1),第一级冷凝节能器与第二级节能器之间通过管道及阀门连通;用于冷凝的软化水,正常工况经管道与阀门先后流入第一级冷凝节能器6-1、第二级节能器6-2与水冷式分离器2,第一冷凝节能器6-1和/或第二节能器6-2故障时,软化水经管道与阀门直接流入水冷式分离器2;第一冷凝器排出的烟气,经管道及阀门后流入脱硫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盈讯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盈讯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4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磁芯硅钢片自动叠装系统
- 下一篇:滚筒洗衣机烘干过滤系统上的波纹漏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