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靶式单流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5566.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1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先军;孙振华;孟会会;冯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F1/28 | 分类号: | G01F1/2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式单 流流 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计,特别涉及一种靶式单流流量计。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生产中,从石油的开采、运输、冶炼加工直至贸易销售,流量计量贯穿于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流量计量。靶式流量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堵塞等特点,特别适应于低雷诺数、高粘度介质以及高悬浮混浊液、适量含颗粒浆体流体计量。靶式流量计由靶装置和测力装置两部分组成。靶装置又称测量装置,主要是将流动液体在靶上产生的力,通过挠性管或支点膜片传递给测力装置,从而实现流量—力的转换。测力装置又称转换装置,是把靶装置传递过来的力通过力平衡机构和放大装置,转换成统一电信号输出,有显示仪表显示流量值。单流阀是属于自动开闭的一种阀门,通常用于管道上防止液体倒流。旋启式单流阀的阀盘可沿一固定小轴旋转,当液体沿正向流动时,阀盘受液体的推力,沿小轴向上旋转某一角度,使阀打开。当液体中断时,阀盘因自重,又转回原来位置,当液体反向流过时,则不能通过。在油气管道中,既要安装靶式流量计,又要安装单流阀,不仅使装置变得复杂,而且对管道的密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靶式单流流量计,,不仅满足了上述两个装置的功能,而且使流量计的阀板受力更加均衡,流量测量系数更加稳定,提高流量计量量程范围和介质适应能力。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阀体、支架、阀板、阀杆、阀体支架和阀盖组成,所述的阀体的顶部设有阀盖,所述的阀板由支架连接在阀体的阀杆上,支架可绕阀杆转动,所述的阀板设为半球形,且阀板作为流量计的靶板,在阀板的一侧固定有阀座密封圈。
上述的阀板通过双头螺柱、螺母、开口销和阀座垫圈固定在阀体的支架上。
上述的阀杆通过阀体支架、螺钉固定在阀体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鉴靶式流量计具有的抗干扰、抗杂质性能,在小流量、高粘度、易凝易堵、高低温、强腐蚀、强震动等流量计量困难的工况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结合旋启式单流阀的阀板开度具有自适应性等特点。重新设计单流阀阀板结构,将两个装置优化为一个装置,不仅满足了两个装置的功能,而且使流量计的阀板受力更加均衡,流量测量系数更加稳定,提高流量计量量程范围和介质适应能力。这种新型的靶式流量计可进行多相流量采集,其特点是适应性强,测量流体的质量流量,由于阀板及配重质量稳定,所以测量数据可靠,重复性好;通过测量角度反应阀板受力的变化;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和数据分析得到较为精确的计量结果。在有流体通过时,靶板的受力相当于整个流通截面受力的综合,这个综合力使靶板旋启一定的角度,然后通过力平衡机构和放大装置转换成信号输出经仪表显示流量值,因此它检测流体流动状态的适应力极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阀体1、双头螺柱2、螺母3、开口销4、阀座垫圈5、支架6、阀座密封圈7、阀板8、阀杆9、阀体支架10、螺钉11、阀盖12、法兰垫片13、法兰螺母14、法兰螺栓15、垫圈1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1、双头螺柱2、螺母3、开口销4、阀座垫圈5、支架6、阀座密封圈7、阀板8、阀杆9、阀体支架10、螺钉11、阀盖12、法兰垫片13、法兰螺母14、法兰螺栓15、垫圈16组成,所述的阀体1的顶部设有阀盖12,所述的阀板8由支架6连接在阀体1的阀杆9上,支架6可绕阀杆9转动,所述的阀板8设为半球形,且阀板8作为流量计的靶板,在阀板8的一侧固定有阀座密封圈7,当阀板闭合时能很好的阻止流体的通过,确保了流量计的采集精度;正常状态下阀板由于自重处于闭合状态,另外,也可以将角度传感器安装在阀杆上,当流体流动使支架与阀板转动时,角度传感器可检测到偏转角度,由偏转角的大小对应可得到流体的流量,从而实现了流体的单向流动和流量计量,而且对液体中的含气不敏感,计量准确。
另外,阀板8通过双头螺柱2、螺母3、开口销4和阀座垫圈5固定在阀体的支架6上;上述的阀杆9通过阀体支架10、螺钉11固定在阀体1的内腔;阀盖12通过法兰垫片13、法兰螺母14、法兰螺栓15、垫圈16固定在阀体1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5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