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级行星齿轮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6853.X | 申请日: | 201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芝;于峰;陈思羽;李小海;丁海娟;杨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华镕专利事务所 23204 | 代理人: | 吕凤云 |
地址: | 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级 行星 齿轮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级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行星齿轮传动结构是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等组成,一般以太阳轮为输入件,由于要提高承载能力,采用多个行星齿轮,结构比较复杂,为了获得大传动比,通常采用两级以上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串联或并联,使得结构外廓尺寸大,结构更加复杂,故障率高,维修不方便,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两级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它主要解决了行星齿轮传动结构一般以太阳轮为输入件,要提高承载能力和获得大传动比,采用多个行星齿轮和两级以上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串联或并联,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级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由:太阳轮、输入轴、第一行星齿轮、挡圈、行星轮轴、轴承、固定内齿轮、第二行星齿轮、轴套、活动内齿轮、行星架、输出轴构成。太阳轮固联在输入轴上,第一行星齿轮安装在行星轮轴上,第一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及固定内齿轮相啮合,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为双联齿轮,第二行星齿轮与活动内齿轮相啮合,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安装在行星轮轴上,轴套套装在行星轮轴上,行星轮轴通过轴承和挡圈安装在行星架上,行星架固联在输出轴上。该产品结构简单紧凑,两级行星齿轮传动中的行星齿轮采用双联齿轮,输入轴将同方向的转动传递给两个构件,即输出轴和内齿轮,因此体积小,重量轻,故障率低,维修方便,成本低,可实现大传动比传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两级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太阳轮 2-输入轴 3-第一行星齿轮 4-挡圈
5-行星轮轴 6-轴承 7-固定内齿轮 8-第二行星齿轮
9-轴套 10-活动内齿轮 11-行星架 12-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两级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由:太阳轮1、输入轴2、第一行星齿轮3、挡圈4、行星轮轴5、轴承6、固定内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8、轴套9、活动内齿轮10、行星架11、输出轴12构成。太阳轮1固联在输入轴2上,第一行星齿轮3安装在行星轮轴5上,第一行星齿轮3与太阳轮1及固定内齿轮7相啮合,第一行星齿轮3与第二行星齿轮8为双联齿轮,第二行星齿轮8与活动内齿轮10相啮合,第一行星齿轮3与第二行星齿轮8安装在行星轮轴5上,轴套9套装在行星轮轴5上,起到第一行星齿轮3与第二行星齿轮8的定位作用,行星轮轴5通过轴承6和挡圈4安装在行星架11上,行星架11固联在输出轴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68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