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澄清池混凝剂自动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7158.5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平;周艺;谭铮辉;陆海伟;付晶;郭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澄清 混凝剂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自动加药方法,特别是澄清池混凝剂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澄清池是一种将混凝反应过程与澄清分离过程综合于一体的构筑物,也是水处理系统中预处理常见构筑物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混凝投药是水质净化的重要环节,准确投加所需要的混凝剂量,是澄清池取得良好混凝效果和保证出水质量最关键的问题。低浊度水中含有的细小颗粒物质和胶体杂质相对较少,在向低浊度原水中投加混凝剂后,混凝剂与细小颗粒和胶体之间相互接触、碰撞几率较低,要达到一定的脱稳、絮凝程度,就需要向原水中投加更多的混凝剂,再加上人工控制投加混凝剂,在投加量上不易控制,人工控制稍有失误,在投加绝对量上相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加药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混凝剂自动加药方法主要有流动电位法和模拟沉淀法。流动电流法先进、可靠、实用、灵活,但受水质因素干扰影响比较大,如果只采用胶体流动电流这一个指标来表征全部水质因素,不切合实际,且该方法对投加有机阴离子高分子絮凝剂无法控制。模拟沉淀法是检测影响混凝效果的各项表观参数如原水流量、浊度等来实现自动加药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简单、易操作,但不能及时根据水质水量变化来调整加药量,滞后现象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自动加药的加药控制装置,该装置先进、可靠、实用、灵活、抗干扰能力强,且可根据水质水量变化及时调整加药量,使混凝剂投加量达到最佳范围,保证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澄清池混凝剂自动加药装置包括PLC控制系统、流动电流检测器、进水浊度计、出水浊度计、流量计、变频调速控制柜以及计量泵组成。通过各种仪表设备,采集进水浊度和流量、以及胶体产生的流动电流等信号,传送至PLC控制系统,经 PLC控制系统计算分析后将控制信号传输给变频调速控制柜,控制加药系统,同时PLC控制系统通过采集的出水浊度计信号判断混凝剂加药量的准确性,及时调整加药量,实现自动准确最优加药。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澄清池混凝剂自动加药装置后,能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和胶体的流动电流共同控制加药量,保证加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同时PLC控制系统根据出水流量计反馈的信号及时判断混凝剂的加药量,保证出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 流量计:与PLC控制系统的流量输入端口连接,检测进水流量。
2. 浊度计1:与PLC控制系统的进水浊度输入端口连接,检测进水浊度,用于反馈进水水质情况。
3. 浊度计2:与PLC控制系统的出水浊度输入端口连接,检测出水浊度,用于反馈出水水质情况。
4. 流动电流检测器:与PLC控制系统的胶体流动电流输入端口连接。投药充分混合后的水样,经预处理后进入流动电流检测器,得到代表水中胶体的流动电流,并送入PLC控制系统,用于反馈胶体脱稳程度。
5. 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序控制器,该系统根据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与检测值的偏差,运算输出混凝剂投加量信号,即根据反馈的进水浊度和胶体流动电流这两个参数与设定值的出入来确定混凝剂的加药量。同时,根据出水浊度情况判断加药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不仅可以及时调整混凝剂加药量和加药时间,使之达到最优加药量,而且可以保证出水水质。
6. 变频调速控制柜:与PLC控制系统和混凝剂计量泵相连,该控制柜上设有加药量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自动方式是根据PLC控制系统给定的加药信号,控制加药量,一般变频调速控制柜的模拟输出量为4~20mA。
7. 计量泵:与变频调速控制柜连接,根据变频调速控制柜传输的模拟输出量,将混凝剂泵入澄清池的进水中。
8. 记录仪:与PLC控制系统相连,实现全部加药系统的监视与记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整个加药装置采用微机程序控制,保证了系统稳定运行。
2. 由浊度计1、流量计和流动电流检测器构成混凝剂加药前系统 的前馈信号,同时由浊度计2构成混凝剂加药后系统的后馈信号,保证了混凝剂加药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消除了加药系统的滞后性。
3. 自动化程度高,装置结构简单,加药精确度高,减少了药剂的浪费,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4. 由于混凝剂的加药量由进水浊度和胶体流动电流两个参数共同控制,不仅结合了单因子胶体流动电流控制法和单个水质表观参数控制法这两者的优点,而且避免了这两者的缺陷,使出水水质受进水水质、水量的干扰影响大大减小,反应速度快,提高了加药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澄清池的出水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7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的发泡成型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内小型钢片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