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主动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7212.6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弓守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弓守礼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R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主动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小汽车已多数配置了安全气囊。虽然各厂家设计制造的安全气囊有结构上的差别,但它们的原理和功能完全相同,安装位置也相同。已知的安全气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都是汽车撞车后被动起爆。
2)安全气囊对汽车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3)安全气囊只针对和保护某一个人。
4)安全气囊被动起爆后对人体的冲击较大。
5)受传感器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限制,撞车后与设计条件稍有差别就不会起爆。
6)汽车被撞车后,损坏严重,维修成本极高。
7)长期不使用,内部的机电零部件容易失效或灵敏度降低。
8)制造感应装置技术复杂,造成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与已知的安全气囊原理和总体结构不同,已知的安全气囊是独立和被撞车后工作,本发明是将安全气囊与驾车人和前置雷达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组成一个系统,将汽车的被动撞车后安全气囊在传感器的作用下感应起爆,改变为即将撞车前在驾车人或前置雷达的控制下使安全气囊起爆,使安装在汽车前方的安全气囊缓冲撞车时的冲击力,同时达到保护汽车和车内所有人员的安全,安装在汽车驾驶室的安全气囊进一步缓冲撞车的冲击力,保护驾车人和乘车人的安全。
本发明由安全气囊、应急起爆按钮和前置雷达3部分构成。
为克服已知安全气囊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对已知安全气囊进行了部分技术改造。将改造后本发明所描述的安全气囊在驾驶室内的安装位置与以往的安装位置完全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在汽车外前方的保险杠上也安装有本发明所描述的安全气囊;在汽车前方还安装有前置雷达;在驾驶室内驾驶员身边方便的位置,安装了一个应急起爆按钮。前置雷达和应急起爆按钮作用完全相同,它们的相同作用是使安全气囊在汽车被撞前主动起爆,有效缓冲撞车时的冲击力,达到保护汽车和人员的双重作用,改变了过去撞车后被动起爆安全气囊的工作方式。
本发明对已知安全气囊进行了如下的技术改造:将已知安全气囊内感知撞车的传感器组件和微处理器去除,只保留气体发生器和气囊,如作为一种选项愿意保留原功能(即撞车后被动起爆),安装在车厢内的安全气囊可保留原设计,并引出起爆引线。起爆引线用于连接前置雷达和应急起爆按钮。安装在汽车外前方的保险杠上的安全气囊应将原气囊上设计的放气 孔去掉,这样在缓冲汽车撞击冲击力的同时,可以避免汽车硬接触。
前置雷达安装在汽车前端,用于测算汽车前方物体的相对运动速度和距离,当感知汽车的相对运动速度和前方物体的距离达到设定的刹车值时,就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刹车或及时按下应急起爆按钮;当感知汽车的相对运动速度和前方物体的距离达到设定的极限值时,就输出起爆信号给安全气囊,使安全气囊起爆。
应急起爆按钮安装在驾驶员身边触手可及的位置,并与安全气囊的起爆引线连接。当驾驶员预见到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可避免地与前方的汽车或硬质物体发生碰撞时,在碰撞前迅速按下应急起爆按钮,使安全气囊起爆。应急起爆按钮可设计成有线、无线、遥控、感应等任何可触发和引爆安全气囊的形式。
这种主动防撞系统,有多种安装方案,购车人可根据自己的开车特点自由选择和搭配。如安全气囊可同时安装在车前和车内,也可只安装在车前,或只安装在车内;又如,前置雷达和应急起爆按钮可同时安装,也可任选其一安装;再如,车内安全气囊可选择去除传感器组件和微处理器的简化安全气囊,也可选择保留传感器组件和微处理器的安全气囊,即保留原有被动起爆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车外保险杠上安装的前置安全气囊的主动起爆,大大减轻了汽车被撞后的损坏程度,降低了汽车的维修成本。如果被撞汽车的双方都安装了前置安全气囊,缓冲被撞后的冲击力的能力提高,那么双方汽车被撞后的损坏程度会进一步降低。
2)前置安全气囊的主动起爆,即使没有车厢内安全气囊的保护,也能大大减轻车厢内所有人员的被撞击受伤的程度。
3)前置安全气囊的主动起爆,对于高速公路经常发生的车辆追尾事故,特别有效。由于追尾的预见性极高,并且追尾碰撞不激烈,可以使追尾车辆基本不受损伤。
4)前置安全气囊和车厢内安全气囊的主动起爆,使得人的安全得到了双重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弓守礼,未经弓守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7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风采光气楼
- 下一篇:一种电脑控制柱座柱帽切割机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