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一体式接线端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7601.9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力;苑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体式 接线 端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及接线端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真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用的散热器一体式接线端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真空断路器中回路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影响温升的主要热源。当额定电流在1600A以下时,真空灭弧室回路电阻通常要占高压真空断路器回路电阻的50%~60%左右;当额定电流在1600A及以上时,真空灭弧室的回路电阻通常要占整个断路器回路电阻的70%~80%左右。由于触头间隙接触电阻是真空灭弧室回路电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触头系统密封于真空灭弧室内,其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动、静导电杆向外部散热。对于本发明涉及的10000A额定电流的大电流真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而言,虽说采用了专利号: ZL200710012389.1的大电流双触头真空灭弧室,通过改变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的方法从根本上降低了真空断路器的回路电阻,减少其发热量。但是,为了满足“无源冷却”的设计理念,必须要优化设计散热器及其接线端子排,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共同解决大额定电流温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一体式接线端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热路径热阻大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接线端子的外周边设置散热片组成一体式结构;接线端子通过螺丝通孔与真空灭弧室静端相连;静端弧触头导电触指和静端弧触头触头弹簧分别通过通孔I和通孔II设置在接线端子上,通孔I套装在通孔II内。
所述的接线端子下端面和真空灭弧室静端端面均设有镀银层。
所述的触头弹簧通过盖板限位。
所述的散热片为矩形直肋散热片。
所述的散热片肋高 ;肋长;肋片厚度;肋间距;总肋片对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实现散热和导流一体式结构,简化了导热及导流通道,有效减小了整个传热路径的热阻,并且结构简单,易于铸造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双触头大电流真空灭弧室外形结构静端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矩形直肋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端子;2、散热片;3、通孔I;4、通孔II;5、螺丝通孔;6、盖板;7、导电杆;8、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大电流真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用散热器一体式接线端子结构简单,由接线端子1和多片矩形直肋散热片2构成,接线端子的外周边设置散热片;并采用铸铝整体浇铸而成,其中,散热片部分作发黑处理,以增强辐射散热。
接线端子1下端面镀银,同样,与之相连接的大电流真空灭弧室静端端面镀银;接线端子通过螺丝通孔5与大电流真空灭弧室静端的12个M12的螺栓孔8用螺栓联结并拧紧。
图3中大电流真空灭弧室静端导电杆7电联结的弧触头导电触指通过通孔I3设置在接线端子上。大电流真空灭弧室静端弧触头触头弹簧通过通孔II4设置在接线端子1上,静端弧触头触头弹簧的限位由盖板6来实现;通孔I套装在通孔II内。
整个接线端子实现散热和导流一体式结构,其中,增大散热功能的散热片如图4所示,图4中是肋片高度;是肋片的长度;是肋的厚度;是肋间距。针对矩形直肋散热器肋片厚度、高度、长度和肋间距4个结构参数对散热器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后,给定散热器肋高;肋长;肋片厚度;肋间距;总肋片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7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弹簧扒装工具
- 下一篇:氯霉素检测测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