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开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7834.9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传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E05F15/14;E06B3/46;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盐城市文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开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开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的门窗,在不适合使用平开窗的位置上通常安装平移窗,特别是住宅窗户,大都使用铝合金平移窗,即窗户的开启或关闭是靠左、右移动窗扇来完成的。这类窗户的特点一般都配置有窗纱,当窗户开启时能够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正常流通。现有的电动开窗器,无论是链条式、螺杆式、齿条式的电动开窗器,通常只能固定在室内的窗框上。其主要缺陷是:1.占用室内空间,影响室内装饰和窗体设计效果;2.特别是当开窗机出现故障或停电等因素导致开窗机不能正常工作时,原先固定在窗扇上用于驱动窗扇移动的连接机构,此时便成了窗扇的锁紧机构,要移动窗扇必须先拆除锁紧机构,甚至要拆开整机;这在遇到紧急情况,如刮风、下大雨需要及时关窗时,或其他情况需要及时开窗时,开窗机便成了窗扇移动的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开窗系统,该电动开窗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窗户的电动控制,而且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直接进行手动开关窗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开窗系统,包括窗框、左窗扇、右窗扇,窗框的内底部分别设有前轨道和后轨道,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底部边框内分别设有滑轮,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底部边框内设有的滑轮分别位于窗框的内底部分别设有的后轨道和前轨道上,还包括电动开窗机,该电动开窗机含有外壳、减速箱、电机、驱动轮、控制器、左行程开关、右行程开关,控制器设置在外壳内的一侧,减速箱通过其支架设置在外壳内的另一侧,电机通过其支座设置在外壳内中部,电机与减速箱的输入轴相连,驱动轮设置在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外壳与驱动轮相对应的部分设有开口,驱动轮的一小部分穿过该开口露出外壳之外,电动开窗机安装在所述左窗扇的底部边框内的一侧,电动开窗机的驱动轮位于所述窗框的内底部设有的后轨道上,电动开窗机的驱动轮的周面 形状与后轨道的形状相配,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左窗扇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窗框的内底部设有的后轨道的右侧设有限位块,开窗时,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减速箱带动驱动轮转动,使左窗扇在所述后轨道上向右移动、直至设置左窗扇右侧面上的右行程开关的触点与所述后轨道的右侧设有的限位块相碰,这时控制器切断对电机的供电;关窗时,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减速箱带动驱动轮转动,使左窗扇在所述后轨道上向左移动、直至设置左窗扇左侧面上的左行程开关的触点与所述窗框的左侧内壁面相碰,这时控制器切断对电机的供电。
所述的驱动轮由镶块与橡胶套压装组合而成。
所述后轨道上设有防滑套。
所述防滑套的侧面上冲有若干个孔。
所述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均为微动开关。
在上述电动开窗系统中,由于电动开窗机隐藏安装在左窗扇底部边框内的一侧中且其驱动轮位于后轨道上,同时在左窗扇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有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因此,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轮可以带动左窗扇在后轨道上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关窗和开窗的电动控制;一旦电动开窗机出现故障或停电等因素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时,由于驱动轮仅仅位于后轨道之上,因此只需用手将左窗扇装有电动开窗机的一侧略微提起,使驱动轮脱离后轨道,这时就可以很方便地在后轨道上移动左窗扇,直接进行手动开关窗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开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电动开窗机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左侧内壁面,2.左行程开关,3.左窗扇,4.内底部,5.控制器,6.电机,7.减速箱,8.孔,9.防滑套,10.前轨道,11.镶块,12.橡胶套,13.窗框,14.右窗扇,15.右行程开关,16.驱动轮,17.外壳,18.后轨道,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传,未经陈宝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7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理应用程序可用性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