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8211.3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朋;张通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H02M5/4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田申荣 |
地址: | 201602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双极晶体管 手工 弧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机,具体涉及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工弧焊机(除交流焊机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使用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简称SCR)的工频整流的电源,由于可控硅的开关频率为50-60HZ,所以主变压器非常大和重。由U=4.44NBSf公式(其中U表示变压器的输入电压,N为绕制匝数,S为变压器的铁芯截面积,f为输入电压的频率,B为铁芯的磁感应强度)。可知:U、B和N不变的情况下,f增大,则S减小。工频为50Hz,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简称IGBT)的开关频率为20000Hz,可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GBT的逆变电源的主变压器可以比工频整流的主变压器小400倍左右。可见这种工频整流电源耗材、耗电、体积大、重量重。
逆变技术用于焊接电源已近二十来年,当初是可控硅(SCR)逆变。由于逆变频率不高使得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现已停止生产。现有工业级的手工弧焊电源大多采用IGBT模块。IGBT模块的工作频率不高,一般为18000Hz,导通压降也较高,耐击穿能力不高,因此焊接电源体积不易做小, IGBT模块发热量高,尖峰电压也高,吸收电路也复杂。
因此,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安全,同时又有良好焊接性能的焊接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其具有如下文所述之技术特征,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它是体积小、重量轻、故障率低、性能良好的氩弧、手工弧焊机。
本实用新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包括壳体、一次逆变操作机构、二次逆变操作机构及中层板,所述的一次逆变操作机构、二次逆变操作机构及中层板分别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的壳体由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顶板及底板构成,所述的前面板上设有显示板、电流表、电源指示灯、保护指示灯、推力电流电位器、焊接电流电位器、“+”电缆接线端子及“-”电缆接线端子。
所述的显示板设置在前面板的上部,所述的电流表位于显示板的中央,所述的电源指示灯及保护指示灯设置在显示板上,且分别位于电流表的两侧,所述的推力电流电位器及焊接电流电位器设置在显示板上,且分别位于电源指示灯及保护指示灯的下方;所述的“+”电缆接线端子及“-”电缆接线端子分别位于前面板的下部左右两侧。
上述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其中,所述的后面板上设有输入接线端子、空气开关、风机及接地螺栓;所述的输入接线端子及空气开关分别设置在后面板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风机设置在后面板的中央,所述的接地螺栓后面板下部一侧。
上述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其中,所述的一次逆变操作机构包括左散热器、整流桥、无极电容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所述的整流桥设置于中层板之上;所述的无极电容设置在中层板上,位于整流桥一侧;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设置于左散热器上。
上述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其中,所述的二次逆变操作机构包括右散热器、主变压器、二次整流板、电流互感器及分流器;所述的主变压器设置于底板的前端;所述的二次整流板设置于右散热器上;所述的电流互感器贯穿于主变压器的初级线;所述的分流器设置于主变压器和“-”电缆接线端子之间。
上述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手工弧焊机,其中,所述的中层板上还分别设有主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手把控制变压器;所述的手把控制变压器设置在所述的中层板的中央,所述的驱动电路设置在中层板的底部,所述的主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的中层板的前端;所述的主控制电路分别驱动电路和手把控制变压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8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汽车B柱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验油管装配位置的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