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活塞顶部环槽阳极氧化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8993.0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卢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协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顶部 阳极 氧化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领域的加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铝活塞顶部环槽阳极氧化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对活塞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活塞的第一环槽,要求一环槽要耐磨损,寿命高。为此,现代的柴油机活塞在第一环槽上都使用了耐磨的高镍耐磨环,而汽油机活塞为了减轻重量不可能使用高镍耐磨环,但必须对第一环槽进行强化处理,否则活塞寿命就会大大降低。
目前,在活塞领域对活塞第一环槽进行强化处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活塞的顶部和环槽的阳极氧化。如现在世界上著名的活塞制造企业MAHLE公司和KS公司对第一环槽强化处理都是采用顶部和环槽的阳极氧化,国内的活塞厂家也是采用顶部和环槽的阳极氧化,但是目前的活塞制造企业在氧化过程中氧化范围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中阴影部分为氧化部分)。如果采用附图1所示的氧化方式,那么在活塞使用过程中,活塞顶部边沿容易开裂,反倒影响活塞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活塞顶部环槽阳极氧化工装,用于辅助活塞顶部环槽的阳极氧化,使其能够正确的控制氧化范围,所得活塞顶部不易开裂,延长活塞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活塞顶部环槽阳极氧化工装,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隔离圈,隔离圈的内表面呈倒锥面;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部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内壁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隔离套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密封圈设置于限位凸台内。
进一步,所述隔离圈由塑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由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铝活塞顶部环槽阳极氧化工装,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隔离圈,隔离圈的内表面呈倒锥面;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部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内壁设置密封圈。使用时,将活塞放置在底座上,使活塞断面倒角与隔离圈的锥面紧密贴合,然后将密封圈套在活塞的第二环槽处,最后将隔离套套住活塞远离环槽一端,仅将活塞端面和活塞侧壁的端面至第二环槽之间非倒角部分暴露,最后采用喷淋的方式将氧化液体喷淋在暴露部分形成氧化层,完成铝活塞顶部环槽的阳极氧化加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工作辅助加工,能够准确地控制氧化范围,所得活塞顶部不易开裂,活塞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2-3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活塞氧化层的范围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工装辅助制造所得的活塞氧化层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铝活塞顶部环槽阳极氧化工装,包括底座1和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隔离圈2,隔离圈的内表面呈倒锥面;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部的隔离套4,所述隔离套内壁设置密封圈3。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活塞5放置在底座上,使活塞断面倒角与隔离圈的锥面紧密贴合,然后将密封圈套在活塞的第二环槽处,最后将隔离套套住活塞远离环槽一端,仅将活塞端面和活塞侧壁的端面至第二环槽之间非倒角部分暴露,最后采用喷淋的方式将氧化液体喷淋在暴露部分形成氧化层,完成铝活塞顶部环槽的阳极氧化加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工作辅助加工,能够准确地控制氧化范围(如图4所示),所得活塞顶部不易开裂,活塞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2-3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套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密封圈设置于限位凸台内。设置限位凸台能够准确限制密封圈的位置,使其能够牢牢固定在活塞的第二环槽处,避免第二环槽及其他无需氧化部分被阳极氧化,影响活塞的正常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圈由塑料制成。塑料隔离圈不易被腐蚀,经久耐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圈由橡胶材料制成。采用橡胶质密封圈,耐腐蚀,密封性好;另外弹性强,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活塞,适用范围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协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协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8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