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9190.7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6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中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医疗器具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当病患在有气胸、血胸、脓胸等情形,或是进行胸腔、心脏手术之后,通常会在病患的肋膜腔内放置胸管,用以将胸腔内的空气及液体排出体外,以让肺部能够充分膨胀,恢复正常的换气功能,同时监测手术后的出血情况,待术后漏气及渗液状况改善之后即可将胸管拔除。
然而在放置胸管的过程中,需在病患的胸壁处切开一切口,接着将胸管的一端经由切口放入胸腔内,最后将胸管外露的部份以缝合方式与切口处完成固定。但是这样的固定方式很容易因为对切口进行换药时或不小心的拉扯时,而产生滑脱进而影响应有的引流功能,所以惯用胸管的设计实在有待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引流装置包含有一胸管、一输气管,以及一第一气囊。该胸管具有预定厚度的一管壁,并于该管壁内开设出一通气道;该输气管具有一出气端及一进气端,该出气端埋设于该胸管的管壁内且连通该胸管的通气道,该进气端位于该胸管的管壁外;该第一气囊固定于该胸管且与该胸管的通气道连通。
其中该胸管的通气道具有一轴向段与一径向段,该轴向段的一端连通该输气管的出气端,该径向段连通该轴向段与该第一气囊。
其中该输气管的进气端设有一注气接头。
其中该注气接头具有一第二气囊与一气阀,该第二气囊的一端套接于该输气管的进气端,该气阀插设于该第二气囊的另一端。
其中该胸管具有一引流入口,该第一气囊与该引流入口之间的距离介于18公分至24公分之间。
其中该第一气囊与该引流入口之间的距离为20公分。
其中该胸管的管壁围绕形成一引流通道,该引流通道的一端形成一引流入口,该胸管靠近该引流入口的一端具有六至八个侧孔,各该侧孔径向地贯穿该胸管的管壁而与该胸管的引流通道相互连通。
其中该第一气囊在膨胀之后的径向宽度介于2.5公分至4公分之间,且该第一气囊在膨胀之后的轴向宽度介于0.5公分至1.5公分之间。
其中该第一气囊在膨胀之后的径向宽度为3公分,且该第一气囊在膨胀之后的轴向宽度为1公分。
由此,外界空气即可从该输气管经由该胸管的通气道来注入该第一气囊内,当该第一气囊膨胀之后即可阻挡于胸腔的切口处,以达到避免该胸管滑脱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胸腔引流装置中,该输气管的进气端设有一注气接头,由此可以对其他充气设备进行注气。该注气接头具有一第二气囊与一气阀,该第二气囊的一端套接于该输气管的进气端,使得该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经由该输气管与该胸管的通气道而相互连通,由此可了解该第一气囊是否确实膨胀,该气阀插接于该第二气囊的另一端,用以容许空气于该输气管内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胸腔引流装置中,该胸管具有一引流入口,该第一气囊与该引流入口之间的距离介于18公分至24公分之间,并以20公分为最佳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胸腔引流装置中,该气囊在膨胀之后具有介于2.5公分至4公分之间的径向宽度,并以3公分为最佳径向宽度,同时也具有介于0.5公分至1.5公分之间的轴向宽度,并以1公分为最佳轴向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列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插入胸腔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显示气囊膨胀前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主要显示气囊膨胀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胸腔引流装置10,包含有一胸管20、一输气管30、一第一气囊40,以及一注气接头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中平,未经徐中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源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LED车灯计算机智能测试检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