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点火装置和使用该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9217.2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强;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利浦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04 | 分类号: | H0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201801 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点火装置 使用 强度 气体放电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辅助点火装置以及使用该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中,通常使用紫外放电泡(UVenhancer)来实现辅助点火。其原理大致如下: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点火阶段,镇流器系统(例如,电感镇流器/触发器,或者电子镇流器)产生的高压脉冲施加于紫外放电泡使其辐射出紫外光,紫外放电泡辐射出的紫外光照射到邻近其设置的放电管上从而激发放电管内填充的气体电离产生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有效地促进了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点火。
现有的紫外放电泡的外壁由石英或者陶瓷材料制成且内部填充有大约5mg左右的汞,因此,其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并且一旦内部填充的汞发生泄露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现有的紫外放电泡只能由高压脉冲(约3~5kV)触发而辐射出紫外光,而在线电压(例如,220V或者120V)下无法正常工作。换言之,现有的紫外放电泡只适用于可提供高压触发脉冲的镇流器系统(例如,可提供高压触发脉冲的电感镇流器/触发器,或者可提供高压触发脉冲的电子镇流器),而不适用于无法提供足以触发紫外放电泡工作的高压触发脉冲的镇流器系统,因此,现有的紫外放电泡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提供一种对环境污染较少、价格相对低廉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辅助点火装置是令人期待的。此外,提供一种使用该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也是有利的。
基于上述考虑,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辅助点火装置,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包括灯头、耦接至灯头的外泡壳以及位于外泡壳内的放电管。其中,该辅助点火装置包括: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其安置于外泡壳内且邻近放电管设置,该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接线端子,其被配置为接收预定的电信号以使得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点火阶段辐射紫外光。
在上述实施例的辅助点火装置中,由于使用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产生紫外光以辅助放电管点火,因此,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紫外放电泡内部填充的汞泄露而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此外,由于紫外发光二极管的价格相对低廉且仍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因此,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辅助点火装置能够降低整个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可以是交流驱动或者直流驱动,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的紫外放电泡那样必须由高压脉冲触发而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辅助点火装置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镇流器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有利地,该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的接线端子耦接至灯头的两极,以接收该预定的电信号。
有利地,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还包括内置的镇流器,该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的接线端子耦接至该内置的镇流器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以接收该预定的电信号。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包括:灯头;耦接至灯头的外泡壳;位于外泡壳内的放电管;以及辅助点火装置。该辅助点火装置包括: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其位于外泡壳内且邻近放电管设置,该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接线端子,其用于接收预定的电信号以使得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点火阶段辐射紫外光。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并不旨在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或者每个实现方式。以下的详细的描述和附图更具体地示例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对结合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将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图2示出了用于图1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3示出了示出了用于图1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紫外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利浦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飞利浦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