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轮支行运动滑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9276.X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松 |
主分类号: | A63C17/08 | 分类号: | A63C17/08;A63C1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6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行 运动 滑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滑车,尤其涉及一种单轮手杖支行运动滑车。
背景技术
运动滑车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并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运动滑车大多为多轮脚蹬式,结构较为复杂,在运动过程中,转向、刹车均十分不方便,甚至容易发生使用者摔倒、摔伤等情况。多轮脚蹬式运动滑车基本上仅能实现前进和转向运动,由于采用多轮结构,其原地旋转或后退运动不能灵活实现,不利于使用者更为丰富复杂的娱乐表演。
传统的运动滑车依靠脚蹬力或其它动力作为源动力,借助车轮的运动实现前进或转向运动,要想持续运动就得用一只脚不停地蹬地驱动,运动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由于没有采用一些保护措施,初次使用者经常容易摔跤,也不利于使用者锻炼手臂和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单轮支行运动滑车,该运动滑车既具有运动性又具有趣味性,可以锻炼手臂和身体的平衡协调性,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代步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轮支行运动滑车,包括车轮、踏板、倒“U”字形形状的车体和与本单轮支行运动滑车配合使用的支撑手杖,所述车轮安装于车体的倒“U”字形空腔内部,所述车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车体内腔中,车体的两侧连接设有踏板。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板与车体采用铰接或旋转轴活动连接, 其旋转自由度为0~90度。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与车体采用限位式合页连接,其旋转自由度为0~90度。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端设有提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手杖主要依次由手柄、伸缩支撑杆和支撑头构成,伸缩支撑杆主要由外支撑管与内支撑管通过高度调节阀卡位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头由耐磨陶瓷或耐磨钢材或耐磨塑料或耐磨橡胶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仅有一个车轮,设置于车体的倒“U”字形内腔中,使用者依靠与本单轮支行运动滑车配合使用的支撑手杖双手支撑运动前行。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批量生产等优点。本运动滑车是一种集运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体育器材,可以锻炼手臂和身体的平衡协调性。如果操作熟练的话,也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代步工具。
(2)另外,支撑手杖由手柄、伸缩支撑杆和支撑头构成,伸缩支撑杆可以通过高度调节阀自由调节其伸缩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能满足不同高度的使用者使用。同时,当不使用时,缩短伸缩支撑杆,可以便于人们携带。支撑头采用摩擦系数大、耐磨强度高的材料制造,方便了使用者更好地前行运动。
(3)本运动滑车的踏板与车体采用限位旋转连接。使用时,旋转踏板至与车体侧边90度位置处,并自动限位固定,保证了使用者直立站姿,且能通过踏板支撑住使用者的身体。不使用时,旋转踏板至与车体侧边重叠,即可完成收纳折叠,便于人们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车体,2-车轮,3-转动轴,4-踏板,5-支撑手杖,6-外支撑管,7 -内支撑管,8-提梁,61-手柄,71-支撑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单轮支行运动滑车,包括车轮2和踏板4、倒“U”字形形状的车体1和与本单轮支行运动滑车配合使用的支撑手杖5,车轮2安装于车体1的倒“U”字形空腔内部,车轮2通过转动轴3转动连接于车体1内腔中,车体1的两侧连接设有踏板4。
上述的踏板4与车体1采用铰接或旋转轴活动连接,其旋转自由度为0~90度。
为了更为方便地实现本实施例,上述的踏板4与车体1采用限位式合页连接,其旋转自由度为0~90度。使用时,旋转踏板4至与车体1侧边90度位置处。限位式合页能自动限位固定踏板4至与车体1垂直位置处,这样便于支撑住使用者的双脚,让使用者站立于运动滑车上随运动滑车一起运动。不使用时,旋转踏板4并靠近车体1的侧边,使得踏板4与车体1侧边平行,即可完成收纳折叠工作,便于人们携带。
上述的车体1上端设有提梁8,当运动滑车的踏板4折叠后,使用者可以手提着提梁8,实现随便便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松,未经王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带导向定位装置
- 下一篇:胎头吸引助产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