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9949.1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坤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华能液压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35 | 分类号: | F16L33/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接头中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软管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机械设备(例如挖机、压路机、装载机或叉车等)或油泵等的油路输送管路中,一般采用软管接头连接软管与工程机械设备或油泵。常规的软管接头通常包括一个接头芯子和接头套筒,接头芯子一端为插入软管的插接部,接头套筒内表面设有扣压齿。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接头套筒套入接头芯子的插接部,再将接头芯子的插接部插入软管内,最后在扣压机上将接头套筒、软管、接头芯子的插接部扣压在一起,接头套筒的扣压齿压在软管中的钢丝上。现有的这种软管接头的缺点是:接头套筒内表面的扣压齿高度一般为接头套筒管壁厚度的7-10%,由于扣压齿高度太低,所以扣压齿与接头芯子插接部共同扣压软管时,易将软管中的钢丝扣断;同时,扣压齿齿形锋利,在扣压时也容易将软管中的钢丝扣断。另外,接头芯子与软管不易扣紧,软管易从接头芯子的插接部与接头套筒扣压软管处脱出,从而产生漏油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与软管接头连接牢固、且软管使用寿命长的软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管接头,包括接头芯子和接头套筒,接头芯子一端为插入软管的插接部,接头套筒套设在接头芯子的插接部外,与接头芯子一同扣压软管,所述接头套筒内表面上均匀设有四圈以上的扣压齿,所述扣压齿的高度为接头套筒壁厚的12-17%。
所述扣压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梯形。
所述扣压齿为六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增加了接头套筒内表面上的扣压齿的高度,这样当工程机械设备或油泵的软管卡接在接头套筒与接头芯子的插接部间时,软管易沉入接头套筒内表面上相邻两扣压齿形成的凹槽中,这样软管中的钢丝不易被扣断,且软管也不会因为油路中的压力而脱出,从而不仅可以延迟软管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或油泵输油管路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管接头,包括接头芯子1和接头套筒2,接头芯子1一端为插入软管的插接部3,接头套筒2设在接头芯子1的插接部3外,与接头芯子1一同扣压软管,所述接头套筒2内表面上均匀设有四圈以上的扣压齿4,所述扣压齿4的高度为接头套筒2壁厚的12-17%。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增加了接头套筒2内表面上的扣压齿4的高度,这样当工程机械设备或油泵的软管扣压在接头套筒2与接头芯子插接部3间时,软管易沉入接头套筒2内表面上相邻两扣压齿4形成的凹槽5中,这样软管中的钢丝不易被扣断,且软管也不会因为油路中的压力而脱出。
所述扣压齿4的高度为套筒2壁厚的12-17%,优选为14-15%。
当扣压齿4的高度与现有的相比增加不多时,对软管的扣紧效果不明显;当扣压齿4的高度与现有的相比增加过多时,不仅扣压齿4制备加工不方便,而且浪费原料,在固定软管时还易过度地拉伸软管,导致软管中的钢丝也易被扣断。
所述扣压齿4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梯形,这样扣压齿4在扣压软管中,扣压齿4不会将软管中的钢丝扣断。
所述扣压齿4优选为六圈。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接头套筒2套入接头芯子1的插接部3,再将接头芯子1的插接部3插入软管内,最后在扣压机上将接头套筒2、软管、接头芯子1的插接部3扣压在一起,软管中的钢丝沉入接头套筒2内表面上相邻两扣压齿4形成的凹槽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华能液压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华能液压泵阀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