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同时对光纤打色环和染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9964.6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门磊磊;顾成飞;戴富梁;齐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藤仓亨通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12 | 分类号: | C03C25/12;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留兴 |
地址: | 21523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光纤 色环 染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光缆的一种设备,尤其是对光缆中光纤单元的光纤打色环和染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光缆的光纤单元采用松套管结构,一根松套管一般容纳6-48芯光纤,而光纤常规色谱为12色谱,在光缆中光纤芯数不超过12芯时,可通过12色谱进行区分。当光纤芯数大于12芯时,为了能有效区分光纤,就必须对多于12芯的光纤进行打色环、染色。多于12芯的光纤每12根分为一组,使用同一种节距的色环,节距通常有100mm、80mm、60mm等。现在对每根光纤打色环和染色的两道工序分别在两台不同的设备上完成。这样做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另外,经过两台设备完成打色环、染色两道工序,需对一根光纤复绕两次。由于复绕存在张力,加上通信用单模光纤的敏感特性,导致光纤衰减偏大、断纤率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用两台不同的设备完成一根光纤的打色环、染色两道工序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同时对光纤打色环和染色的装置,用一台设备完成打色环、染色两道工序,节省工时、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光纤的复绕由两次减为一次,可以减少光纤衰减和断纤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同时对光纤打色环和染色的装置,包括现有的染色设备按光纤染色时的前进路径上依次设置的放线盘具、张力调节轮、导向轮、染色模座、固化炉、皮带牵引轮、收线盘具,在导向轮与染色模座之间的路径中依次设有光纤定位导轮、色环喷头、烘干炉、导向轮组,在皮带牵引轮上设有一个给色环喷头提供光纤前进速度变化的信号的同步轮。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说明其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光纤前进过程中在经过导向轮后不马上进入染色模座,而是由光纤定位导轮经过色环喷头喷印色环,然后通过烘干炉将色环烘干,再经过导向轮组后进入染色模座、固化炉、皮带牵引轮、收线盘具进行染色、固化、收线。每根光纤的色环的节距的大小通过光纤前进速度来控制,光纤前进速度变化的信号通过设在皮带牵引轮上的同步轮提供给色环喷头。因此,本实用新型用一台设备可同时完成对光纤打色环、染色两道工序,节省工时、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光纤的复绕由两次减为一次,可以减少光纤衰减和断纤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在图1中,1、导向轮组,2、色环喷头,3、烘干炉,4、光纤定位导轮,5、收线盘具,6、同步轮,7、光纤,8、导向轮,9、染色模座,10、固化炉,11、皮带牵引轮,12、张力调节轮,13、放线盘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现有的染色设备上按光纤7染色时的前进路径上依次设置的放线盘具13、张力调节轮12、导向轮8保持不变;在导向轮8以后的光纤7的前进路径上依次设置光纤定位导轮4、色环喷头2、烘干炉3、导向轮组1;在导向轮组1以后的光纤7的前进路径上对现有的染色设备上依次设置的染色模座9、固化炉10、皮带牵引轮11、收线盘具5保持不变,在皮带牵引轮11上设置一个给色环喷头2提供光纤7前进速度变化的信号的同步轮6,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藤仓亨通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藤仓亨通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