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电动双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0332.1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邓盛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盛云 |
主分类号: | B62M6/55 | 分类号: | B62M6/55;B62M1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电动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脚踏和电动的双驱动机构,尤其适合中置安装于自行车上。
背景技术:
现行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与现实销售的产品有很大出入。市场销售的产品几乎为纯电动自行车,厂商为了满足标准,也增加脚踏总成,但仅作为一种摆设,无法做到以人力为主,电动为辅的设计理念。而且在电力不足时,若想通过脚踏总成来驱动自行车,由于脚踏总成中的传统链与电机变速机构联动,使得脚踏阻力大,几乎不可能正常骑行。如何提供一种脚踏总成传动链与电机传动链在正驱动时,能实现低速离合的双驱动机构,以满足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配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紧凑型中置传动,脚踏传动链和电动传动链通过单向机构与输出总成传动连接的脚踏电动双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脚踏电动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脚踏总成、电动总成和输出总成;脚踏总成包括中轴和安装在中轴两端上的脚踏板;电动总成包括电机和变速箱;其特征是输出总成包括一轴套和固定在轴套上的输出轮,输出轮与自行车后轮轴传动连接;所述轴套上还定位有一飞轮和一从动轮,飞轮和从动轮与轴套间设有单向机构;所述飞轮与中轴相固定,所述的从动轮与电动总成中的变速箱输出轮传动连接。脚踏总成和电动总成分别通过单向机构将动力传递给输出总成中的轴套,使得脚踏和电动既可协同驱动,而又互为独立,人力骑行阻力小。
所述飞轮与中轴相固定是通过一安装罩过渡连接,安装罩一端具有一带键槽的轴孔,另一端为带法兰盘的扩口;所述安装罩套设在中轴上,键槽与中轴上的键配合,形成旋转定位,法兰盘通过螺栓锁固在飞轮端面上。通过一安装罩过渡,便于装配操作。
或者,所述飞轮与中轴相固定是通过一安装罩过渡连接,安装罩一端具有一带键槽的轴孔,另一端带有法兰盘;所述安装罩套设在中轴上,键槽与中轴上的键配合,形成旋转定位;所述法兰盘与飞轮端面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借助螺纹形成两者的定位关系。
或者,所述飞轮与中轴相固定是通过一安装罩过渡连接,安装罩一端具有一带键槽的轴孔,另一端带有法兰盘;所述安装罩套设在中轴上,键槽与中轴上的键配合,形成旋转定位,在安装罩上设有一顶丝,该顶丝抵触在中轴表面上;所述法兰盘与飞轮接触端面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凸榫和凹槽,借助凸榫插入凹槽中形成旋转定位关系。
所述输出轮为链轮,与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传动结构与普通自行车相同。
所述输出轮为伞形齿轮,自行车后轮轴上定位有小伞形齿轮,通过一两端带有伞形齿轮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的单向机构为单向轴承或者单向齿轮。
所述飞轮与轴套间的单向机构为飞轮自带的棘轮机构。
所述中轴两端伸出壳体外,所述脚踏板安装在中轴伸出壳体的两端部上;轴套一端伸出壳体,所述输出轮固定在伸出壳体的轴套上;中轴的一端和轴套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定位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骑行轻便的特点。该机构可中置安装在传统自行车大链轮位置上,脚踏和电动既可协同驱动,提高续航和爬坡能力,又可独立人力或电动驱动,通过单向机构自动脱离另一传动链,减少因传动链增加的阻力和磨损,使得人力骑行跟普通自行车一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脚踏电动双驱动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2脚踏电动双驱动机构传动链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3传动链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中轴与轴套传动分解示意图
其中
1-壳体 2-中轴 21-脚踏板
22-安装罩 23-法兰盘 3-电机
31-变速箱 4-轴套 41-链轮
42-飞轮 43-从动轮 5-单向轴承
6-螺栓 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脚踏电动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1上的脚踏总成、电动总成和输出总成;脚踏总成包括中轴2和安装在中轴两端上的脚踏板21;电动总成包括电机3和变速箱31;输出总成包括一轴套4和固定在轴套4上的输出轮,输出轮与自行车后轮轴传动连接;本图例中输出轮为链轮41,与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与传统自行车驱动方式一样,给改良自行车为电动助力车提供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盛云,未经邓盛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0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支撑舭部分段撑脚的工装
- 下一篇:制动用液压缸组件及其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