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0334.0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捷;邱瑞清;刘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2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113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导线的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导线的连接主要是采用拧接法,即用两根导线拧在一块(如果导线粗一点或硬一点,很难将导线连接好),然后用绝缘胶布将连接处包扎好,以防止漏电或发生意外事故。这种连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1、导线的连接速度慢;2、容易将连接处的导线拧断;3、导线连接容易松动造成接触不良使接触电阻增大而引起接头处发热、打火,还可能引发火灾。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线及其点连接方法在产品结构、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电线及其电连接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电连接的可靠性高,且在进行电连接时比较简单,工作量小,非常适用于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包括导线体A和导线体B,所述导线体A包括导线A、导电金属片A,弹性套管组成,所述导线A与导电金属片A电连接,所述导线体B包括导线B,导电金属片B,所述导线B与导电金属片B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套管为弹性塑料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套管设置在导电金属片A的外表面,所述弹性套管一端与导线A相连另一端长出导电金属片A0.3-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电金属片B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连接器在进行电连接时,只要将两个导线的端头插在一起就实现了导线的电导通,而在断电时也只要拔除就可以了,可以多次方便的操作,便于控制导线的通断电,在进行电连接时比较简单,工作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导线A 2、导电金属片A 3、弹性套管 4、导线B
5、导电金属片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套管为c级绝缘管以有机硅为覆层材料,其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玻纤编织-覆层材料制备-覆合(加热固化)。
从覆层材料的配方上分,现有c级玻纤基绝缘管可以分为两类:
1、以溶剂型硅树脂为覆合层制得的绝缘管,工作温度在负60度到200度,产品伸缩率高,径向可扩充率约为10%。
2、以水性有机硅为覆合层制得的绝缘管工作温度在负60度到200度,产品伸缩率高,径向可扩充率约为20%,生产过程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包括导线体A和导线体B,所述导线体A包括导线A1、导电金属片A2,弹性套管3,所述导线A1与导电金属片A2电连接,所述导线体B包括导线B4,导电金属片B5,所述导线B4与导电金属片B5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套管3为弹性塑料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套管3设置在导电金属片A2的外表面,所述弹性套管3一端与导线A1相连另一端长出导电金属片A20.3-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电金属片B5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导线连接器在进行电连接时,只要将两个导线的端头插在一起就实现了导线的电导通,而在断电时也只要拔除就可以了,可以多次方便的操作,便于控制导线的通断电,在进行电连接时比较简单,工作量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0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血液成分过滤系统
- 下一篇:微型反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