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0526.1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4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秀华 |
主分类号: | F25D23/12 | 分类号: | F25D23/1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吸热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热水器在节能方面都不理想,特别目前所谓最节能的空气源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其缺点诸多,如现场安装困难、冷天基本不能正常运转产生生活用的热水,同时在制热时又浪费了大量的冷;总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靠天“吃饭”在节电方面不是很理想,使用单一,没能真正实现节电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该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全面解决热水器和制冷方面浪费能源,靠天“吃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管路依次连接有压缩机、水箱、蒸发器管、冷凝器管、毛细管、冷冻室蒸发管和冷藏室蒸发管,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水箱内的散热器连接,水箱内的散热器与设置在蒸发器管体内的高压管连接,蒸发器管体内的高压管输出端与冷凝器管连接,冷凝器管经与毛细管连接后与冷冻室蒸发管、冷藏室蒸发管连接,冷藏室蒸发管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管输入端连接,蒸发器管输出端与压缩机回管连接,在冷冻室蒸发管输出端与蒸发器管输入端之间还旁接有蒸发旁路管。
上述冷凝器管输入端与散热器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一带第二开关阀的高压旁路管。
上述蒸发旁路管上设有第三开关阀。
上述高压管输出端与冷凝器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阀。
上述蒸发器管体上设有蒸发吸热片。
上述蒸发器管体旁侧上设有风扇。
上述蒸发旁路管旁侧设有与空气连通的排风通道,且该排风通道设置在冷藏室后壁板后面以防冷藏室过冷结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制冷吸热方法,其有利于全面解决热水器和制冷方面浪费能源,靠天“吃饭”的问题。
上述第一、 二开关阀,其开通或关闭,由程序设计控制,即在水箱温度达到一定高温时,开启第二开关阀,关闭第一开关阀,相反,在水箱温度低于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启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
上述第一、 二开关阀在其通电状态下为关闭,在断电状态下为开启。
本实用新型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及制冷吸热方法,有利于提高其冬天热效率,改变了以往热水器热效率低下、靠天“吃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泵热水器冷藏室蒸发管过冷排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制冷吸热热泵热水器,热水器管路依次连接有压缩机1、水箱2、蒸发器管5、冷凝器管6、毛细管7、冷冻室蒸发管8和冷藏室蒸发管9,压缩机1的输出端10与水箱内的散热器11连接,水箱内的散热器11与设置在蒸发器管体内的高压管12连接,蒸发器管体内的高压管输出端13与冷凝器管6连接,冷凝器管6经与毛细管7连接后与冷冻室蒸发管8、冷藏室蒸发管9连接,冷藏室蒸发管9的输出端3与蒸发器管5输入端连接,蒸发器管输出端4与压缩机回管16连接,在冷冻室蒸发管输出端14与蒸发器管5输入端之间还旁接有蒸发旁路管17。
上述冷凝器管输入端18与散热器输出端19之间连接有一带第二开关阀27的高压旁路管20。该高压旁路管20主要功能是解决冰箱高温时,高压管12温度太高,会影响压缩机回口温度,从而使压缩机效率降低、过热,所以增加开启高压旁路管20可以使压缩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这样压缩机就能达到节能目的,又能使制冷、制热工作正常。
上述蒸发旁路管17上设有第三开关阀21。
上述高压管输出端13与冷凝器管6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阀22。
上述蒸发器管体5上设有蒸发吸热片23。上述蒸发器管体5旁侧上设有风扇24。该结构一方面蒸发吸热片23和风扇24有利于从环境中吸收热,又可从高压管12吸收热,从而让压缩机回口温度较以往结构更容易升高,可以提高水箱水温。
上述蒸发旁路管17旁侧设有与空气连通的排风通道25,且该排风通道设置在冷藏室27后壁板26后面以防冷藏室过冷结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秀华,未经吴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0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球去水装置
- 下一篇:侧面安装的集成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