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烟厂用自清式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0601.4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戴云华;刘治国;潘丽萍;黄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天兴净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史建群 |
地址: | 2142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烟厂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对卷烟厂空气过滤净化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过滤面积大,滤料不易粘尘,清灰彻底效率高,运行阻力损失小,滤网使用寿命长的卷烟厂自清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申请人再先申请专利201020160723.5卷烟厂空调用空气过滤装置,对现有卷烟厂空气净化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采用多个相间设置中空侧面过滤单元(与进风气流平行)组合,使由原来迎进风过滤变为进风侧面过滤(过滤面与过滤气流平行),使得过滤总面积得到增加,至少可大于箱体风管截面1.5倍,同时还明显降低了过滤阻力,过滤初始阻力由原有250Pa左右降至100Pa左右。然而由于采用相间并列矩形过滤单元以及双面过滤,迎风面及相间连接底面需封闭,造成单个过滤单元厚度占用载面相对较大,影响过滤截面过滤面积的进一步提高;其次,滤网采用拒油拒水长毛绒或不锈钢滤料,其过滤为滤材厚度层过滤,粉尘容易钻入滤材,加之由于烟丝中有糖份及焦油,以及为满足制烟要求空气相对较高湿度,不仅灰尘极容易吸附于滤料表面,而且在进风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滤料会结露,产生滤料板结现象,清灰再生困难,仅靠吸尘清灰难以彻底再生,滤料随使用时间增加阻力下降明显,不仅会增加运行阻力,而且还造成滤料使用寿命短;再就是,滤面带式机械吸尘装置,由于结构复杂,运行故障率较高。
中国专利CN2484101双面吸筒式滤尘器,采用在中空箱体机架内装有多圈径长不一的同心圆环状滤圈,各滤圈两面设置滤布,旋转吸臂上伸设出多根前端带有上下弯向吸嘴的吸管,沿滤布做圆周和往复运动对滤面吸尘清洁。此同心圆套合结构,虽然较矩形滤网,可以增加过滤面积,但因仍然采用双面过滤,同前述现有技术一样,单个滤圈仍然相对较厚,单位截面过滤圈数仍然受到限制;其次,前述滤材缺点仍然未得到克服。
中国专利CN2723008锥环型套筒式除尘器,将等厚滤圈改为同心套装锥圈。同样前述缺点没有得到克服。
上述现有技术采用双面过滤,造成单个过滤单元厚度相对较厚,使得单位截面内放置过滤单元数受限,因而影响过滤面积进一步提高;理论上虽然可以通过缩小相邻圈间隔,增加同心过滤圈数,以增加过滤面积,但这样又减少了过滤进风面积,不适合大风量过滤处理;如果加大过滤风速,虽然也能提高过滤通风量,但加大过滤风速,不仅会造成过滤能耗大幅度上升,并不经济,而且风速过高,对薄的滤材损害也较大,将缩短滤材使用寿命。同时前述采用全轴向吸尘清灰,增加了旋转吸尘清灰装置轴向长度,不利于滤圈长度的进一步加长。
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滤面积更大,滤料不易粘尘,清灰彻底效率高,运行阻力损失小,滤网使用寿命长的卷烟厂用自清式过滤器。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一是将同心套设中空双面过滤圈,改为类似横U型单面设置滤圈(U型一侧边有滤片),并将U型一面开口拉开改为斜面,使得各滤圈可以紧靠相邻设置,以增加单位截面过滤圈数,同时增大进风量降低过滤风速,减少运行阻力;二是过滤层采用微孔覆膜涂层型滤料,改变滤材过滤方式,同时降低湿、粘尘粘着性,使得清灰再生更彻底;三是使各滤圈直径两端各有一长一短插入式旋转吸尘清灰吸咀,各承担滤圈轴向一半吸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卷烟厂用自清式过滤器,包括框架内置同心套设的多个周面有滤网的过滤圈,及伸入各滤圈、外接负压源对滤网旋转吸尘清灰吸咀,其特征在于各滤圈截面呈横U型,一侧面有滤网,另一侧面开口拉开呈斜面;滤网为纤维压制滤材表面至少一面覆有高分子微孔膜的覆膜滤材;伸入各滤圈的旋转吸尘清灰吸咀,各滤圈直径两端各有一个,一长一短各承担滤圈轴向一半吸尘。
实用新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天兴净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天兴净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0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