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双效节能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2940.6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钧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钧浩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44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张露晶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节能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双效节能风机,属气体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使用的后流风机、同步后流风机、隔离分流物料吸排机等只能吸排一般高温物料,而高温高腐蚀物料吸排机虽然能够吸排多种较高温度高温物料,但由于受隔离分流器的限制,吸排各种高温物料时,物料排料口出口风压低,排泄能力差,输送高温气体高温固体物料能力差,扬程近,不能适宜远距离长管道输送高温气体物质和高温固体物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既能直接吸排多种较高温度的高温物料,又能保证吸排的各种高温物料具有较高的风压,具有较强的排泄能力,能够适应人们充分吸排和远距离长管道输送高温物料使用需要的耐高温双效节能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达到:
一种耐高温双效节能风机,包括机壳、机壳轴向前侧进风口、机壳轴向后侧进风口、机壳轴向前部内侧流道、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机壳轴向前部内侧流道出风口、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出风口、叶轮、叶盘、叶片、叶轮后侧进风口、叶轮流道、叶轮流道进口、叶轮流道出口,其特点是,叶片为双层夹壁式,双层夹壁构成叶片内侧流道,叶片内侧流道径向前端设有叶片内侧流道进口,叶片内侧流道进口跟叶轮后侧进风口连通,叶片内侧流道径向后部设有叶片内侧流道出口,叶轮叶盘径向后部设有出口方向朝向轴向后方的叶盘出风口,叶盘出风口跟叶片内侧流道出口连通,跟叶轮流道不连通,叶轮后侧进风口跟叶轮流道不连通,叶片内侧流道跟叶轮流道不直接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叶盘为双层夹壁结构式,双层夹壁构成叶盘内侧流道,叶盘内侧流道径向前部设有叶盘内侧流道进口,叶盘内侧流道进口跟叶轮后侧进风口连通,叶盘内侧流道径向后部设有叶盘内侧流道出口,叶盘内侧流道出口跟叶盘出风口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叶片的夹壁上设有叶片夹壁透气孔,叶片夹壁透气孔内侧跟叶片内侧流道连通,外侧跟叶轮流道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叶盘出风口外圆边缘设有叶盘出风口外缘挡风壁,叶盘出风口内圆边缘设有叶盘出风口内缘挡风壁。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设于机壳内侧叶轮轴向后侧的空间部位,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径向末端的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出风口为径向式。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设于机壳内侧叶轮轴向后侧的空间部位,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径向末端的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出风口为轴向式。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机壳为双层夹壁式,双层夹壁构成机壳壁内侧流道,机壳壁内侧流道设有机壳壁内侧流道进口和机壳壁内侧流道出口,机壳壁内侧流道里设有机壳壁内侧流道导流片。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机壳为双层夹壁式,双层夹壁构成机壳壁内侧流道,机壳壁内侧流道设有机壳壁内侧流道进口和机壳壁内侧流道出口,机壳壁内侧流道出口跟机壳轴向后部内侧流道出风口顺流向连通。
为了叙述方便,表达准确,在此先解释几个相关词语:
叶轮中轴线指向的叶轮侧面或侧壁、机壳侧面或侧壁称为轴向侧面或轴向侧壁;
叶轮或机体向着电机(或其他动力部件)一侧为轴向后侧,与之对应的另一侧为轴向前侧,轴向后方和轴向前方指称依此类推;
靠近叶轮轴心处为叶轮径向前部,其前部末端为叶轮径向前端,靠近叶轮外圆处为叶轮径向后部,其外圆边缘为叶轮径向末端(机壳相关部位指称依此类推);
叶轮旋转方向为周向,顺向叶轮旋转方向为旋转前方或周向前方,背着叶轮旋转方向为旋转后方或周向后方,机体其他相关部位的指称依此类推;
机壳进风口方位指称:机壳进风口进口为前,机壳进风口出口为后,机壳进风口内其他方位指称依此类推;
本实用新型叶轮流道进口是指叶轮中间进风口,或叶轮轴向侧面的负压间隙,或叶轮轴向侧面的同步顺流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机壳为各种离心式风机机壳,叶轮包括各种离心式风机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钧浩,未经林钧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2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