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3171.1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陶新武;仲孝蕙;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普拉格新能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00 | 分类号: | B60L11/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涡轮 发电 程式 电动汽车 动力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只使用电动机驱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在使用时,需要对车载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待动力电池组有电能贮备,才能够驱动汽车行走,一旦车载电池组损坏或者电能耗尽,则不得不进行充电或维修。混合动力汽车则通过选择性的使用燃油发动机或电动马达驱动汽车,即在不同的路况或不同时间轮流起动燃油发动机或电动马达驱动汽车,电动马达由车载动力电池组提供电能;传统的内燃机有数百甚至上千个零部件,使得其整体重量大,并且各机械零部件较容易损坏,造成维修成本较大,该类内燃机另外还需要散热器、水泵以及整个系统的制冷、催化转换器、微粒过滤器,甚至还需要氮氧化物的排放系统,以上可以看出,该类内燃机结构复杂、重量大、维修成本高。另外,如果选用不同的燃料,如汽油、柴油、乙醇、甲醇、丁醇等,则需要选择不同的燃油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包括涡轮发电机、用于提供驱动电机电能的动力电池组、与涡轮发电机联接的发电机控制系统、与动力电池组联接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联接的电机控制器、车身控制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车身控制系统分别与动力控制系统通信联接,所述涡轮发电机与动力电池组充电联接、与驱动电机供电联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动力电池组还联接有充电转换系统,该充电转换系统还联接有充电插口和电能输出插口。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设置简单,维修成本低,通过使用涡轮发电机作为车辆的发电装置,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需要充电时间长和续驶里程不足的缺点;在车辆运行时,涡轮发电机提供驱动电机动力,如果提供给驱动电机的电能不足,则不足部分由动力电池组提供;如果提供驱动电机电能富余,则富余部分电能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作为储备电能;另外系统可以关闭涡轮发电机,仅依靠动力电池组驱动车辆;涡轮发电机发电时,车辆可作为一个微型发电站,动力电池组则作为调峰储能装置,通过充电转换系统上的电能输出插口把电能输出至电网;电网也可以通过充电转换系统上的充电插口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动力控制系统提供对上述工作状况的通讯控制;涡轮发电机的燃料包括气态或液态碳氢类燃料,如柴油、汽油、煤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2是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动力转换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和2。一种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包括:涡轮发电机3、用于提供驱动电机1电能的动力电池组7、与涡轮发电机3联接的发电机控制系统6、与动力电池组7联接的电池管理系统8、动力控制系统5、与驱动电机1联接的电机控制器2、车身控制系统4,发电机控制系统6、电池管理系统8、电机控制器2、车身控制系统4分别与动力控制系统5通信联接,所述涡轮发电机3与动力电池组7充电联接、与驱动电机1供电连接,以提供驱动电机1起动电能。所述动力电池组7还联接有充电转换系统11,该充电转换系统11还联接有充电插口10和电能输出插口12。所述涡轮发电机3还包括与其连接的燃料箱9,给燃料箱9内各置入气态或液态碳氢类燃料,如柴油、汽油、煤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燃料等。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板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普拉格新能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普拉格新能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3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围巾搓绳打结机
- 下一篇:一种纳米材料直接制版机打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