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4531.X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B60K1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郭晓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置 发动机 汽车 远距离 液压 离合 操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尤其与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的排气有关。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1主要是由离合器油壶11、离合器总泵13、离合器踏板14和离合器分泵18组成。离合器油壶11安装在汽车的仪表台上,离合器总泵13和离合器踏板14组装在一起,安装在汽车的驾驶区,离合器分泵18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变速器上,放气阀19与离合器分泵18合为一体,离合器油壶11、离合器总泵13和离合器分泵18依次用离合器管路12、15、16、17连接着,其中离合器管路12为胶管,离合器管路15为软管,离合器管路16为接头,离合器管路17为硬管。由于离合器总泵13和离合器踏板14组装在一起,安装在汽车的驾驶区,离合器分泵18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变速器上,所以离合器管路17较长,而为避免管路干涉,离合器管路17需贴在汽车车厢下部,因此在该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1中,离合器分泵18的放气阀19的位置低于离合器管路17的最高位置,该最高位置位于后桥至变速器的区域。由于气体较制动液轻,会向上运动,排气时又是通过离合器分泵18的放气阀19放气,那么在排气时,离合器管路12、15、16、17中气体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排除,而且极易在离合器管路12、15、16、17最高点积聚一部分气体排不出去,这样既浪费时间和人力,又极容易因离合器管路12、15、16、17排气不净造成离合器踏板越踩越高、离合器分离不清,出现离合器烧毁、离合器发抖、档位不清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彻底地排出离合器管路中气体的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包括离合器油壶、离合器总泵、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分泵与放气阀,所述离合器油壶、所述离合器总泵与所述离合器分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离合器总泵与所述离合器踏板组装在一起,并安装在汽车的驾驶区,所述离合器分泵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变速器上,所述放气阀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分泵上,在所述离合器总泵与所述离合器分泵之间高于所述放气阀的离合器管路最高处安装有排气装置。
进一步,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接头与放气螺钉,所述排气接头为正三通接头,并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总泵与所述离合器分泵之间高于所述放气阀的离合器管路最高处,所述放气螺钉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所述排气接头的一个垂直于该接头的油道的通路内。
进一步,所述排气装置位于车厢地板上的变速器检修盖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排气装置位于车厢地板上的后桥检修盖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放气螺钉与所述排气接头之间端面密封,所述放气螺钉的放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环向通道与轴向通道,所述环向通道还连通所述放气螺钉下部外环面,所述轴向通道还连通所述放气螺钉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离合器总泵与离合器分泵之间高于放气阀的离合器管路最高处安装有排气装置,可通过操作该排气装置方便地将滞留在该最高处的气体排出,避免气体积聚在离合器管路中,从而提高离合器的灵敏度,并延长离合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非常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目前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置发动机汽车的远距离液压离合操纵系统中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4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靠背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夜光效果的陨石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