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5344.3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施一新;付海旺;周顺成;杨立生;何跃建;谢善清;王庆丰;李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0 | 分类号: | C2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底炉 水封 槽排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基直接还原炼铁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化工等领域都有不同的转底炉设备,并且对其连续性、计量性、耐高温性、密封性都有严格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煤基直接还原炼铁转底炉水封槽常有渣料。这种现状导致经常出现以下缺陷:如果转底炉水封槽中的渣料未及时排出,将直接影响转底炉的炉膛还原气氛及炉膛压力的有效控制,致使转底炉无法有效运行。
故,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排料及时并且排料效率高的排渣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料效率高、连续性好、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包括封闭式引料溜槽、排料溜槽、捞渣链和驱动捞渣链循环运转的驱动装置,从引料溜槽到排料溜槽为一封闭箱体,所述捞渣链和驱动装置设置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水平段横穿转底炉的内外环,水平段通过封闭式引料溜槽与转底炉的内外环水封槽联通,引料溜槽将水封槽内的渣料引流至水平段箱体内,引料溜槽与水平段之间设置有切断闸阀,切断闸阀可在故障时切断水封槽与水平段的联接;所述倾斜段设有漓水斜坡,排料溜槽位于漓水斜坡下方,循环运转的捞渣链将接到的渣料连续不断地拖上漓水斜坡,经过充分漓水后的渣料经由排料溜槽排至转底炉的返料皮带,完成废料的循环利用。
其中,循环捞渣链无需张紧,并可方便截取;捞渣链上设置有刮渣板,所述刮渣板的下部设有导向角,使得此刮渣板具备对箱体底部渣泥进行分层切削的功能,可适应渣泥较厚的工况,大大降低刮渣板陷于渣泥内而引起驱动过载的情形;刮渣板上设置2~3个楔形刀片,此楔形刀片可以对箱体底部的渣泥进行犁导式松动,降低渣泥与箱体底板的附着力,可有效降低捞渣链的驱动阻力;同时,此楔形刀片具备将箱体内粒状渣质或异物归笼收集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异物卡链等故障;刮渣板上部设有导水槽,具备导水漓水作用,可有效降低捞渣链的驱动阻力及实现渣料的有效漓水。
所述漓水斜坡高出转底炉水封槽的水面,且满足渣料漓水需求。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箱体内倾斜段的顶端,所述倾斜段与水平段拐角处设有导向轮,所述水平段尾部设有尾轮,所述捞渣链下方设有托辊;捞渣链经由导向轮、尾轮和托辊完成循环运行。
所述驱动装置为变频调速减速机,能根据所排渣料的量自动调节其运转速度,满足排渣和节能的双重需求。
所述排料溜槽通向返料皮带,完成废料的循环利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紧凑,通过循环运转的捞渣链将接到的渣料连续不断地拖上漓水斜坡,经过充分漓水后的渣料经由排料溜槽排至转底炉的返料皮带,完成废料的循环利用,具有排渣和节能的双重功效。本实用新型排料效率高、连续性好、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特别适合煤基直接还原转底炉水封槽渣料的排捞,是保证煤基直接还原转底炉连续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之一。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刮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排渣装置,包括封闭式引料溜槽6、排料溜槽2、捞渣链4和驱动捞渣链4循环运转的驱动装置1,从引料溜槽6到排料溜槽2为一封闭箱体8,捞渣链4和驱动装置1设置于箱体8内,箱体8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水平段横穿转底炉的内外环,水平段通过封闭式引料溜槽6与转底炉的内外环水封槽联通,引料溜槽6将水封槽内的渣料引流至水平段箱体8内,引料溜槽6与水平段之间设置有切断闸阀7,切断闸阀7可在故障时切断水封槽与水平段的联接;倾斜段设有漓水斜坡3,循环运转的捞渣链4将接到的渣料连续不断地拖上漓水斜坡3,经过充分漓水后的渣料经由排料溜槽2排至转底炉的返料皮带,完成废料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5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材含水量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液反应的气体扩散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