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段一体碳墨加热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085883.7 申请日: 2012-03-02
公开(公告)号: CN202476581U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徐以统 申请(专利权)人: 徐以统
主分类号: A43B7/04 分类号: A43B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7006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体 加热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鞋,具体涉及一种碳墨加热鞋。 

背景技术:

脚历来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它含有人体大部分穴位和神经系统,俗话说寒气从足起,对于脚的保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中医描述:行气理脉、精入髓海、贡神养府、颐聪明智及人老脚先衰。现代医学也认为,足部位于人体的下肢末端,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慢,血液供给相对较少,且足下脂肪少、保温性能较差,因此足部保暖就变得非常重要。针对冬季脚部保暖问题,也有不少制鞋企业和个人开发出了加热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加热鞋主要是电热丝加热。电热丝比较刚硬,为了减少其对脚部的挤压必须把鞋垫做的很厚,这样穿在脚底感觉很不舒服,耐折性也比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现有加热鞋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五段一体碳墨加热鞋,包括鞋帮、鞋垫、鞋底、鞋后跟和碳墨加热装置,碳墨加热装置包括碳墨加热芯片、电池、智能开关、充电接口以及充电器,各部分碳墨加热装置之间用绝缘导线连接。碳墨加热芯片做在鞋垫里面,电池置于鞋后跟内,智能开关装在鞋帮的外侧,智能开关、电池之间的绝缘导线呈一定弧度镶嵌于鞋帮内侧。打开智能开关后,电池对碳墨加热芯片放电,可在3-5分钟内使其温度上升30-40摄氏度,因热量对流和辐射的作用,使热量辐射到整个脚掌,从而达到人体脚部全面受热的效果。不仅能够延长冬季室外工作的时间还可以有效预防冻疮的发生。 

利用远红外线纳米碳墨发热原理制成碳墨加热芯片,发热芯片按人体脚部的穴位分布制成不均匀的五段,且发热芯片两侧涂覆有0.5cm宽的金属导电层,并从该导电层两侧分别引出一引脚,与电路连接起来。碳墨加热芯片外用耐压、耐120℃高温的PET封塑,封塑后的碳墨加热芯片厚度介于0.2到0.3mm,宽度约5cm,置于鞋垫内,保证鞋子穿着时的舒适性。 

电池分为男鞋电池和女鞋电池,男鞋电池长65mm、宽44mm,女鞋电池长63mm、宽40mm,同时男鞋女鞋电池的高度均可以根据耗电量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同时电池采用稳定性好、非爆性聚合物锂电池,并且配有坚固尼龙玻纤外壳,外壳外面还包有能隔热800摄氏度的云母膜,再放入有一定厚度的鞋跟部位的电池槽内,这样电池就得到了多重保护。智能控制开关和充电接口为一体安装在鞋帮的外侧,用绝缘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开关和电池,该绝缘导线与电池之间连接时必须要以一定的弧度镶嵌于鞋帮内,这样能够防止加热鞋穿着后造成鞋帮变形、扭曲而损坏绝缘导线。 

使用时,发热温度由智能开关控制,智能开关为按动循环三档开关。第一次按下智能开关,红灯亮,高温开关打开,此时在不穿着的情况下,温度可持续上升60多度,穿着时热量被人体吸收后温度可控制在37-40度,持续时间可达6小时左右;第二次按下智能开关,绿灯亮,控温开关打开,穿着时温度可控制在30度左右,持续时间达到12小时左右;第三次按下智能开关时,指示灯没有任何显示,表明供热系统关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五段一体碳墨加热芯片,它具有以下几大优点:加热芯片根据人体脚部穴位的分布情况,从脚趾到脚后跟分成5段加热,从而达到人体脚下全面受热的效果;碳墨板低温辐射供暖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升温迅速、发热均匀,耐折性比碳晶体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五段碳墨加热芯片示意图 

图中:1-鞋帮;2-鞋垫;3-鞋底;4-鞋跟;5-电池;6-碳墨加热芯片;7充电接口;8-智能开关;9-金属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详细的介绍,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五段一体碳墨加热鞋,包括鞋帮1、鞋垫2、鞋底3、鞋跟4和碳墨加热装置,碳墨加热装置包括电池5、碳墨加热芯片6、充电接口7、智能开关8,各部分碳墨加热装置之间用绝缘导线连接。碳墨加热芯片6置于鞋垫2里面,电池5置于鞋跟4内,智能开关8装在鞋帮1的外侧,且智能开关8、电池5之间的绝缘导线呈一定弧度镶嵌于鞋帮1内。打开智能开关8后,电池5对碳墨加热芯片6放电,可在3-5分钟内使其温度上升,因热量对流和辐射的作用,使热量辐射到整个脚掌,从而达到人体脚部全面受热的效果。不仅能够延长冬季室外工作的时间还可以有效预防冻疮的发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以统,未经徐以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5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