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PLC的自动输送线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6498.4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卢红;袁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lc 自动 输送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控制系统的自动输送线,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LC技术的自动输送线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生产线是由工件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将一组自动机床和辅助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联结起来,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的生产系统。在自动输送线的流程中,需要根据被输送对象和输送点的工况状态进行相关设备自动启停与待机,满足输送到位与否、有无输送、异常中断等自动启停、记录当前状态和中断恢复的功能。
如需完成以上的各种功能,目前已知的控制方法主要有继电器控制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PLC控制技术等方法。其中,继电器控制技术的特点是继电器控制逻辑采用硬接线逻辑,利用继电器机械触头的串联或并联以及时间继电器的延时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其缺点是接线复杂,增加或改变功能都非常困难,继电器触头数目也有限。而PLC 利用其内部存储器,以程序方式将控制逻辑存储在内存中,通过改变程序就可以很方便的改变控制逻辑,另外,软继电器触头数一般都非常多,因此 PLC 控制逻辑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单片机控制技术一般用于数据采集和工业控制,但是单片机编程复杂、不易掌握,需要处理大量 I/O 接口,其输出口驱动负载能力较弱,要驱动工业负载需要复杂的外围电路。而PLC可以处理大量的开关量,并且可以有效使用于工业现场过程控制。
在目前已有的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CN201466913U公布了一种《基于环形输送线的串极电机自动生产线》,其利用配备了串极电机的环形输送线完成工件传输,并通过各工位上的PLC等对加工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自动分配加工任务。该专利存在以下缺陷:电机运转过程中会出现打滑情况,影响电机的效率,同时,虽带有PLC进行控制,但是未能满足加工过程的自动启停,其输送带的连续工作造成资源浪费。
由目前公开发表的硕士论文《基于 PLC 的磨线机和剥线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刘建,2008)可知:其通过PLC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基于PLC控制的磨线机和剥线机的系统设计,确保了系统的稳定可靠的稳定,达到了金属细线的加工品质好、经济效益较大的目的。
综上,在现有的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和PLC控制等技术方法中,由于PLC技术具有PLC通信联网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加强、PLC编程语言趋于标准化、PLC的体积小型化,运算速度高速化等优点,同时,为了解决在现有输送线中应用复杂的电气逻辑设备在进行连续工作、未能实现自动启停所带来的能源浪费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PLC技术作为有效工业控制方法的自动输送线调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PLC技术控制的自动输送线调控系统,该调控系统可以实时接收现场信息,完成预定的技术要求,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程序的简易修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外部硬件、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和控制箱组成。其中:外部硬件包括电机、同步带、光幕传感器、电磁铁,它们通过螺丝依次连接固定在支撑底座上,并且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箱控制箱箱体内的PLC相连;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的扫描周期典型值为0.5-100ms。
所述的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外围设备接口和电源部分,各部件通过电路板焊接相连接,其中:电源通过导线为输入输出接口和CPU供电,CPU通过电路板控制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通过总线与通信接口和扩展接口相连接。
所述的PLC通过数据线将位于控制箱箱体外部的开关、按钮及LED灯相连接。
本实用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优点主要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搭建和拆卸。本自动输送线调控系统尺寸较小,如图2可见,模块独立,测量者可以独自迅速组装和连接。测量者通过控制箱来完成所有操作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系统整体布局图。
图3外部硬件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电机; 2.同步带; 3.光幕传感器; 4.电磁铁; 5.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局限于下面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6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皮肤病皮损检查器
- 下一篇:一种带牙签和镜片擦拭工具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