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6737.6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锋;张欢;唐宇;朱钰;付景武;冯涛;郑木广;陈祥楼;赖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13/4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采用弯管和弯曲内导体及绝缘支撑作为弯角过渡的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它不仅能解决电压驻波比偏大的问题,而且能使其它电性能指标得到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弯式连接器配接不同电缆的问题,使得弯式连接器再微调配件尺寸的情况下可以适配各种射频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在设计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时,如何减小电压驻波比一直是困扰众多设计人员的难题。由于结构零部件中外壳、内导体、绝缘支撑不可避免地存在弯角或直角过渡,过渡部位每一小段的几何尺寸都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严重的阻抗不连续现象,而反射系数与同轴线的不连续几何尺寸成递增函数,不连续形状的微小变化也会引起电压驻波比的显著变化,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目前国内主要采用2种方式来解决:(1)内导体采用弯曲工艺弯曲,绝缘支撑分成2个部分合并成直角,这样的结构很难把驻波比做到很好,尤其是DC~18GHz带宽下,驻波比达1.5,装配和加工也极其不方便;(2)采用弯管,但是是将同轴电缆穿过弯管,这种方式的确再一定条件下降低了驻波比,但是极大的限制了直角过渡的弯曲半径,同时对电缆本身的柔软度也有居多限制,很难适应不同种类电缆的组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采用弯管和弯曲内导体及绝缘支撑作为弯角过渡的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如前所述,电压驻波比的大小与同轴线的不连续几何尺寸关系密切。直式射频同轴电缆具备良好的电气特性,由此,假设将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过渡设计成直式结构那样,按照一定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那么其频率极限、电压驻波比、插损就能够达到近乎直式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对应指标。这样,虽然其几何特征是弯式的,但却具备直式连接器的性能,所谓弯式连接器就变成了“直式连接器”。它不仅能解决电压驻波比偏大的问题,而且能使其它电性能指标得到提高;另外,还能解决弯式连接器配接不同电缆的问题,使得弯式连接器再微调配件尺寸的情况下可以适配各种射频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A外壳采用弯管工艺弯曲而成,A外壳通过焊接工艺焊接到B外壳和C外壳上,A外壳、B外壳和C外壳连成一体;采用弯曲工艺将A内导体弯曲成带有弯曲半径的直角内导体;采用A绝缘子和B绝缘子将A内导体固定在A外壳中,并采用空气支撑,无实心绝缘支持过渡;采用B内导体与A内导体连接,从而将连接器内导体的插针端过渡成带有焊线孔的内导体,焊线孔焊接电缆内导体;将A衬套、绝缘垫片、焊接电缆的B衬套、紧固螺套分别安装在连接器内;
采用PEEK作为绝缘支撑,直角过渡部分为空气绝缘,弯管与外壳进行焊接的方式来形成直角连接器;采用可组装、可尺寸调节的内导体和衬套的方式来适配各种尺寸的射频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能达到较高的截止频率和极低的驻波比;2)采用PEEK作为绝缘支撑,具有更高的支撑强度,使得连接器具有极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3)采用空气过渡的方式,解决了实心介质弯曲变形问题;4)外导体采用弯管工艺制作的弯式外壳与机加外壳焊接的方式来实现,提高了弯管过渡部分圆弧过渡的精度,提高了界面部分的加工精度,同时相比一体式外壳降低了加工难度,使得连接器装配更容易实现;5)采用了接线部分内导体与连接器内导体插合的方式,使得在不改变连接器的情况下只要改变内导体尺寸就可以配接各种尺寸的电缆15:6)使得在不改变连接器的情况下只要改变内导体、衬套、绝缘垫片的尺寸就可以调节组件的驻波比,可以配接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各种类。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的1是A外壳;2是A内导体; 3是B外壳; 4是连接螺套; 5是卡环;6是密封圈;7是A绝缘子; 8是B绝缘子; 9是B内导体; 10是A衬套;11是C外壳;12是绝缘垫片; 13是B衬套; 14是紧固螺套; 15是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6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叠型连接器总成
- 下一篇:具有薄膜接地单元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