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7201.6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琴;殷秀飞;周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隆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安非他明 检测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试剂条,尤其涉及一种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条。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对药物滥用检测通用的方法是先筛选后确认的方法,即首先采用一种方法对吸毒群体进行初步筛选,而后再对初筛结果显阳性的人体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确认。初筛方法往往较确认方法费用上便宜,操作上简便,最好能是即时快速检测方法,现在常用的初筛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技术(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等。确认方法主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理化检测方法。
GC-MS技术在药物滥用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后确证毒品的定性、定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检测结果具有权威性,国际上常用的兴奋剂检测也是采用此法的。但是GC-MS技术费用昂贵,耗材成本较高,样品需预处理,耗时长,对操作人员要求也较高,并且不适合于进行现场检测,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HPLC检测投资适中,耗材成本低,操作较为简单,检测灵敏度较高,但是测试也必须在实验室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液相色谱仪来完成。
RIA是最早建立的经典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的准确度较高,样品用量少,且不需要作预处理,但是投资成本较高,且对操作人员有较大危害,对环境有污染,难以推广应用。
ELISA是在免疫学和细胞工程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微量检测技术,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所引起的危害,并具有明确可读的优点,但是检测时间长,同时需要酶标仪,并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适合现场筛查。
GICA是90年代初期,在免疫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它以条状纤维层材料为固相,通过毛细作用使样品溶液在层析条上泳动,并同时使样品中的待测物与层析材料上待测物的受体发生高特异高亲和性的免疫反应。层析过程中免疫复合物被富集或截留在层析材料的一定区域(检测带),直接运用可目测的标记物(胶体金)而得到直观的实验现象(显色),而游离标记物则越过检测带,达到与结合标记物自动分离的目的。
甲基安非他明(又名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素,methamphetamine,MET)是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nine-type stimulants, ATS)中的一种。由于甲基安非他明不仅是受到国际管制的ATS,而且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的氨气味的挥发性液体,携带和使用都很不方便,故被毒贩们制成盐酸盐(即盐酸甲基安非他明)。这是一种外观似冰的不规则的白色的结晶物,故被形象的称为Ice,也就是国内通常所说的“冰毒”。
甲基安非他明是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在日本合成的,其主要的合成原料最初是产自中国的麻黄素(ephedrine)。它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传导神经冲动与信息的化学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化学结构相似,故能影响脑内一些神经递质的贮存、释放和摄取。大脑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回)和中脑边缘系统(伏隔核、臭结节),是调节人的情感活动的主要部位,在这些区域有大量的多巴胺能神经分布,当多巴胺能神经兴奋时,其末稍便释放化学递质一多巴胺,后者进入突触间隙,迅速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隆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隆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7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反应蛋白胶体金定量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三维模拟实验台柔性加载水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