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语音识别功能的车内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7376.7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党少军;吴明;刘立向;刘崇博;张义术;连红星;唐军;丘永洋;赵惠;吴宏亮;钟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领华卫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Q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语音 识别 功能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语音识别功能的车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普通的车载设备一般都需要通过按键或触摸屏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当车辆在行进过程中,若有来电、收到短信或需要设置导航位置时,驾驶者分其散注意力去操作屏幕时,必然对驾驶安全会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语音识别功能的车内后视镜,所述车内后视镜包括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车辆控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一键开启语音识别按键。
优选地,所述车内后视镜还包括语音输出模块。
优选地,所述车辆控制端为控制车辆导航、控制拨打电话或控制报警提示的装置。
通过采用具有语音识别模块的车内后视镜,利用车内后视镜的安装位置优势,用户在驾驶过程中用户可直接向车内后视镜口述命令,系统接收到后,经过分析处理,最终会转换变成文本内容,然后再对文本内容进行解析处理,使驾驶者的手不用离开方向盘即可完成相应的操作,免去手动输入的麻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内后视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语音识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里,具备语音识别功能的车内后视镜包括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车辆控制端连接。所述车辆控制端可以是控制车辆导航的装置,也可以是控制拨打电话的装置或控制报警提示的装置等。车辆控制端可以是车辆的中央控制系统,也可以是安装在车内后视镜内的处理控制模块,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到中控和/或具体的功能执行部件,例如车辆的信息采集部件。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里,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一键开启语音识别按键,通过此按键,用户可以一次按键即开启语音识别功能。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里,也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开启语音识别功能。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里,所述车内后视镜还包括语音输出模块。当车辆控制端的信息反馈到车内后视镜时,可以通过语音输出模块输出音频信号,如报警音提示、信息语音朗读等。
通过结合一定的软硬件,语音识别模块无需提前学习,实现对不同语种及方言的识别,识别后利用软件再进行处理可扩展非常智能的功能,并且配合语音朗读功能可实现非常人性化的功能。
按下指定的一键开启语音识别按键后,或口述特殊的关键字(例如用户说“芝麻开门”)后, 车内后视镜开始提示用户开始接收口述命令,用户口述完成后,系统执行相应的处理,若有重复或识别不准确时,向用户提示进一步的选择再次接收口述命令。在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里,利用车内后视镜进行语音识别的过程如图2所示。
以下展示具备语音识别功能的车内后视镜的一些应用实例。
实例1:用户在开车过程因急事需要打电话给张某某。
在驾驶过程中,用户向车内后视镜说“芝麻开门”,系统语音提示“请您说指令”用户说“打电话到张某某手机”,系统识别后直接开免提拔打张某某的电话。
实例2:用户在开车过程找不到XXX地名,需要在借助导航系统来导航。
在驾驶过程中,用户向车内后视镜说“芝麻开门”,系统语音提示“请您说指令”用户说“导航到XXX”,系统识别后直接打开导航系统并且设置目的地为XXX。
实例3:用户在开车过程,后视镜系统(连接车辆安全监测系统)检测到车辆有故障或安全问题(如胎压逐渐降低)。
系统会语音提醒驾驶者“车辆发现XXX故障,请停车检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领华卫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领华卫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7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