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7756.0 | 申请日: | 201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新;张双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克新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A01F12/5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94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玉米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脱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玉米脱粒机,工作时,通过进料斗进入的玉米棒经磙子转动带动进入的玉米棒与上脱粒板及下脱粒板接触,将原料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剥离,剥离的玉米籽粒从籽粒出口排出,而经剥离籽粒后的玉米芯从玉米芯出口排出。但是,现有的玉米脱粒机在脱粒时,玉米籽粒从籽粒出口排出并在籽粒出口位置堆积在地面上,如果长时间的不清理籽粒出口位置处的籽粒,会容易堵塞出口,严重的话,会造成脱粒机的损伤,因此,玉米脱粒机在脱离过程中,需要人们不断地清理从籽粒出口排出的玉米籽粒,或人工将籽粒进行装袋,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下;另外,从玉米芯出口排出的玉米芯也存在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能够在脱粒机脱离工作中自动收集玉米籽粒进行装袋,同时,能够将从玉米芯出口落下的玉米芯排到远离脱粒机的地方,避免了玉米芯可能堵塞出口的问题。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包括脱粒机本体和籽粒收集装置,籽粒收集装置包括导料管、叶轮、叶轮箱和一端配装有皮带轮上的传动轴,叶轮箱为顶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叶轮箱设置在脱粒机本体上的籽粒出口位置,且叶轮箱固定在脱粒机本体上,导料管的底端口与叶轮箱内腔连通,且导料管整体向上倾斜设置,导料管通过连接板与脱粒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一端的皮带轮固定在脱粒机本体上,且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脱粒机本体上的电机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叶轮箱,传动轴位于叶轮箱内的部分上配装有叶轮。
所述的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其传动轴位于叶轮箱外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拨杆。
所述的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其脱粒机本体的玉米芯出口处设置有导向板。
所述的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其传动轴下方设置有固定在脱粒机本体上的挡板。
所述的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其挡板由若干均匀排列的栅条组成。
所述的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其脱粒机本体的籽粒出口上设有护板。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
1、该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在进行脱粒工作时,通过与脱粒机上电机相连的皮带轮的转动,进而通过传动轴带动叶轮的旋转,从脱粒机籽粒出口排出的籽粒会落入叶轮箱内,在下落过程中,碰触到旋转叶轮的叶片时,叶轮通过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将籽粒甩到导料管内,并沿着导料管从导料管的另一端口排出,通过在导料管另一端口位置处放置收集袋,就能够实现籽粒的自动装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2、通过在脱粒机上的玉米芯出口位置设置导向板,脱粒后的玉米芯沿导向板落入挡板上,并通过高速转动的传动轴上的拨杆将玉米芯甩向远离脱粒机的地方,避免了玉米芯在脱粒机周围位置的堆积,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粒机本体;2—导料管;3—连接板;4—叶轮箱;5—导向板;6—挡板;7—拨杆;8—传动轴;9—皮带轮;10—护板;1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改良型的玉米脱粒机,包括脱粒机本体1和籽粒收集装置,籽粒收集装置包括导料管2、叶轮、叶轮箱4和一端配装有皮带轮9上的传动轴8,叶轮箱4为顶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叶轮箱4设置在脱粒机本体1上的籽粒出口位置,且叶轮箱固定在脱粒机本体上,导料管2的底端口与叶轮箱4内腔连通,且导料管2整体向上倾斜设置,导料管2通过连接板与脱粒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一端的皮带轮9固定在脱粒机本体上,且皮带轮9通过皮带与脱粒机本体上的电机11连接,传动轴8的另一端穿过叶轮箱4,传动轴位于叶轮箱内的部分上配装有叶轮;所述的脱粒机本体的玉米芯出口处设置有导向板5。所述的脱粒机本体的籽粒出口上设有护板10,能够防止籽粒的飞溅。
所述的传动轴位于叶轮箱外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拨杆7,当脱粒机正常工作时,通过传动轴8的带动,所述拨杆7会将从脱粒机本体的玉米芯出口排出的玉米芯拨到远离脱粒机的地方,不用人工清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克新,未经张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7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