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翻转卸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8035.1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厚美;陈乔松;冼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张厚美 |
主分类号: | B66C3/00 | 分类号: | B66C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王玺建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土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隧道施工中用于搬运渣土的自动翻转卸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挖掘的渣土运至地面一指定位置的渣土池后,再中转运出工程现场。对地下施工过程中的渣土一般先搬运至一渣土斗中,然后使用电瓶车或者柴油机车拉动渣土斗,沿水平方向在隧道内将渣土斗拖指隧道口后,使用门式起重机垂直提升渣土斗,将渣土斗中的渣土卸载在地面渣土池中。
目前经常的使用的卸土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采用主副钩配合进行卸土:请参阅图1,在渣土斗1的左右侧面的上部设有主吊耳11,底部设置有副吊耳12。倒土时,龙门吊2的副钩钩住渣土斗1的副吊耳12,主钩钩住主吊耳11向下移动,渣土斗1即围绕该副钩转动而产生倾斜,渣土斗1内的渣土靠自重滑落出渣土斗。该结构的缺点在于:(1)由于副钩挂钩时龙门吊2主钩移动速度慢,造成卸土效率较低;(2)渣土斗转动角度受主钩位置的限制而无法达90°,其中的土渣难以完全卸出;(3)由于副钩不能上下移动,高度固定,渣土从高处落下时容易向四周飞溅。
另一种是采用固定支架卸土,在渣土斗1上部设有主吊耳11,下部设副吊耳12。倒土时,将渣土斗1的副吊耳12嵌入固定在渣土池边上的固定支架的凹槽上,龙门吊2的主钩钩住主吊耳11向下移动,渣土斗1即围绕副钩转动而产生倾斜,渣土斗1内的渣土靠自重滑落出渣土斗。该结构的缺点在于:(1)由于副钩挂钩时龙门吊2的主钩移动速度慢,造成卸土效率较低;(2)渣土斗1转动角度受主钩位置限制无法达90°,使部分土难以完全倒出;(3)由于支架位置不能上下前后移动,卸土点固定,需采用勾机等机械转运渣土,效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卸土效率高、卸土完全的自动翻转卸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翻转卸土装置,包括一渣土斗和提升装置,所述渣土斗的左右侧面各设有一主吊耳,所述提升装置与该主吊耳铰接,所述两主吊耳之间的连线低于所述渣土斗装满渣土状态下的第一重心,高于所述渣土斗在空载状态下的第二重心,并且两主吊耳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重心的重力作用线不相交。由于两主吊耳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因此两主吊耳之间的连线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所述第一重心所在的水平面和第二重心所在的水平面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两主吊耳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重心的重力作用线不相交。所述重力作用线为通过重心并且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线。
上述提升装置包括一龙门吊和提升电机,所述龙门吊包括一横杆和固结于该横杆两端的吊臂,所述吊臂与所述主吊耳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提升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臂为刚性杆或者链条。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吊臂上的卡凸和设置于所述渣土斗侧面的卡槽。
具体的,所述卡位装置的卡槽包括设于所述主吊耳上方的上卡槽和设于主吊耳下方的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至所述主吊耳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卡凸包括一电磁铁和与该电磁铁连接的伸缩端,通过电磁铁控制该伸缩端伸出/缩回。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支撑架和至少一副吊耳,所述副吊耳设于所述渣土斗侧面的底部;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地面或所述龙门吊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卸土装置通过空载和满载状态下重心位置的变化实现渣土斗自动翻转180°进行卸土,翻转后还能够自动复位,不仅卸土效率高,而且可以方便调节卸土的地点以及卸土时渣土斗的高度,防止卸土过程中渣土向四周飞溅。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卸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翻转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吊耳位置的计算示意图;
图中:
1-渣土斗;11-主吊耳;12-副吊耳;13-上卡槽;14-下卡槽;15-第一重心;16-第二重心;17-主吊耳位置;2-龙门吊;21-横杆;22-吊臂;221-卡凸;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张厚美,未经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张厚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8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