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硅流化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8507.3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阎世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世城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13202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硅 流化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相物料混合反应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的有机硅流化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单体所用的流化床在导热油分布器的设置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筒体上端设置单一的导热油分配箱,与导热油分配箱连接且均匀分布的下垂式悬挂指型套管束,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系统。导热油从导热油分配箱均匀地流入每根指型套管夹管内,经换热后从指型套管中心孔汇入导热油分配箱,再流出流化床。这种窗体结构的导热油分配箱占据筒体上部,合成气出口设置在油箱下部筒体的侧壁。合成反应气在流出床体时,将大量催化剂触体带出反应气,再由回收装置将其回收后返回床体内,为此,需要增加单独的回收装置,而且催化剂触体利用率也比较低。另一种导热油分布器的结构采用了多腔式结构,其将所有的换热管分成相等数量的几组,每组对应一个油腔,相邻油腔和油腔之间通过开孔连通。导热油首先进入一个油腔,通过该油腔将导热油分配给该油腔对应的一组换热管,如此循环,直至排出。这种串联方式的油腔会导致各个油腔或者各组换热管之间的温度不均匀,换热效果不佳。此外,这种流化床会将合成气的出口设置在床顶中心位置,但是由于反应气从床体穿过导热油分布器后直接进入反应气出口,会带出大量的硅粉及催化剂触体,同时物料的下落会使气体分布器的管口被物料阻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其导热油分布器的结构设置合理,换热效果良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床下半锥、床筒体构成的流化床体,所述床体顶部固定有上封头,床下半锥底部固定有下封头,所述床体内悬吊有指型管,所述指型管上部与导热油分布器相连,所述导热油分布器为双层矩形管,上层为进油排管,下层为出油排管,所述进油排管连通进油口,出油排管连通出油口,指型管的中心管连通进油排管,套管连通出油排管。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矩形管的截面垂直边大于平行边。
更近一步地,双层矩形管的垂直面直接焊接于床体内壁。
上述的有机硅流化床,所述流化床体的外壁设有夹套型的油箱,所述油箱内设有隔板将油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进油箱,下层为出油箱,所进油排管两端连通进油箱,出油排管两端连通出油箱。
上述的有机硅流化床,所述床下半锥的底部内设有气体分布器,所述原料进口设于下封头的底部中心,至少一半指型管伸入气体分布器内。
上述的有机硅流化床,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进气排管、进气管嘴,所述进气排管连通反应气进口,进气管嘴连通进气排管并且管嘴朝下。
上述的有机硅流化床,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管板、板管嘴,所述管板固定于床下半锥底部,板管嘴固定于管板上并与下封头连通,板管嘴侧壁设有出气口,顶端封闭并套有外管,所述外管与管板有间隙。
上述的有机硅流化床,所述导热油分布器至少为三根相互平行排列的双层矩形管,相邻双层矩形管之间的空隙为反应气上升通道,指型管沿双层矩形管的轴向等距离排列。
上述的有机硅流化床,所述进气排管至少为三根,并相互平行排列,所述相邻的进气排管之间的空隙为指型管的容置空间,所述管嘴沿进气排管的轴向等距离排列。
上述的有机硅流化床,所述板管嘴上方为指型管的容置空间。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有机硅流化床,每根指型管通过导热油分布器独立进出导热油,指型管换热强度大、换热均匀,指型管温度均匀。
2、本实用新型有机硅流化床,指型管的中心管进油,套管出油,能够有效防止指型管内产生气泡,指型管的换热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D-D方向的剖视简图。
图4为图3的垂直方向的剖视简图。
图5为图1的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E-E方向的剖视简图。
图7为图6的垂直方向的剖视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的F-F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板式气体分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下封头 2床底板 3-1进气管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世城,未经阎世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8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枪
- 下一篇: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入反接报警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