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机座构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8527.0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5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裔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巨能发电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机座 构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机座构架。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经济的能源支柱,然而化石资源的有限和对环境的危害性,已经日益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发展。充足的能源、洁净的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长50%到100%,由此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将会增加45%到90%,从而带来灾难性后果。”为了制止地球的温暖化,为了人类尽快走出燃煤时代,构建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各国都在不断追求不排放CO2,不污染环境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规模效益显著,是发展最快的新型能源。风是风力发电的原动力,它是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引起大气运动形成的。据理论计算全球大气中风能总的能量是1017kw,而且是可再生的,估计大约有3.5*1012kw的蕴藏风能可以被开发利用,这个价值至少比世界上可利用的水能大10倍。而且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存在资源衰竭问题;同时在风能的转换过程中,基本不消耗化石能源,因而不会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尽管从全能量系统的观点来看,在风电设备及其原材料的生产、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化石能源,进而对环境构成一定的污染,但其排放量相对于风力机发出的电力而言则微不足道。
风力发电作为绿色能源的一种,己深受全世界的重视。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他的新书《B模式》中指出,我们要提倡风力发电,由于风能丰富、价格便宜、能源不会枯竭;又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取得,干净没有污染,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能源有这么多的优点。
现有的风电交直流发电机机座由于工艺的限制,其结构较复杂,造成整体体积大,且该类型发电机振动产生的噪音较大。目前用户大多进口发电机及其配件,造成投入以及后期维护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能有效降低运行噪音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机座构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发电机机座构架, 包括底板,在该底板两侧边缘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底脚,在底板两端垂直的设有机座壁,在机座壁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板和加强筋,侧板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且与其垂直,在侧板的外侧还设有侧板加强板。
所述的侧板与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底板的平面度偏差小于0.5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风力发电机机座构架结构紧凑,减小了机座整体体积的同时又提高了其稳定性,运行时还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与底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座壁与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板和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板加强板与侧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风力发电机机座构架包括底板9,所述的底板9的平面度偏差小于0.5mm,在该底板9两侧边缘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底脚7、8。如图2所示,在底板9两端垂直的设有机座壁1,机座壁1上设有穿孔以及安装孔。
如图3所示,在机座壁1与底板9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板5和加强筋4,从而保证了机座壁1与底板9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侧板3分别设置在底板9两侧,且与其垂直,同时与加强板4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在侧板3的外侧还设有侧板加强板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能发电配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能发电配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8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泵用机械密封装置
- 下一篇:制动装置以及包括这种制动装置的离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