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型存放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8750.5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4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峰 |
主分类号: | A47B81/00 | 分类号: | A47B8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存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存放柜,特别是骨灰存放柜,具体地说是一种组装型存放柜。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殡葬改革的深入,安息堂的建设档次要求越来越高,其内部的主要骨灰存放设施的精密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柜体的质量要求、使用寿命、外观在逐步提高。
正常情况下,金属骨灰存放柜在安装时各连接部位普遍采用的组装方式是螺丝、铆钉或枪钉连接,特别是柱体与隔板、柱体与背板、底板与横梁之间都是通过螺丝和铆钉或枪钉进行点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会增加制作安装成本、施工周期长,费时费力,而且稳定性和结构的牢固性、密封性、稳定性都不理想。
另外,目前市场上比较普遍的骨灰存放柜的隔板、背板一般采用铝塑板、镀锌板、烤漆板、PVC板、防火板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实际不足是都会老化腐蚀,导致柜体承重性能下降或损坏,柜体整体结构承重性不够,并且大部分材料的防火性能也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装型存放柜,该存放柜安装快速、施工时间短、密封性好、结构稳定牢固。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型存放柜,包括多个箱体,每个所述箱体由上下两个顶底板、左右两个侧板、后面一个背板及前面一个箱门构成,所述侧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立柱及后立柱,所述顶底板的前后两边分别设置有前横梁及后横梁,所述前立柱及所述后立柱与所述侧板之间、以及所述前横梁及所述后横梁与所述顶底板之间分别通过榫卯结构相连。
两个所述后立柱相对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两条竖向的带式加强筋,所述背板插接在所述带式加强筋之间。
所述背板由多根金属中空板叠加而成。
所述背板与两个所述后立柱之间通过所述榫卯结构相连。
所述侧板由多片竖向金属中空板通过所述榫卯结构咬合而成。
所述顶底板由多片水平金属中空板通过所述榫卯结构咬合而成。
所述榫卯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榫头与卯槽。
所述梯形横截面榫头的中间开有竖向凹槽,所述梯形横截面卯槽的中间设置有竖向凸棱。
所述前立柱及所述后立柱与所述上下两个顶底板之间分别通过L形连接件相连;所述前立柱及所述后立柱与所述前横梁及所述后横梁之间分别通过前立柱连接件及后立柱连接件相连。
所述前立柱连接件及所述后立柱连接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前横梁及所述后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侧板与立柱、顶底板与横梁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安装快速、施工时间短、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稳定牢固;柜板采用金属中空板,提高了柜体的防火性能、承重性能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柱与侧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梁与顶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榫卯结构的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立柱的各种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前立柱的两种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6为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侧板、顶底板的金属中空板的三种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16中,包括后立柱1、后横梁2、箱体3、侧板4、背板5、后立柱连接件6、前立柱连接件7、前横梁8、箱门9、顶底板10、前立柱11、带式加强筋12、榫卯结构13、榫头14、卯槽15、凸棱16、凹槽17、L形连接件18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装型存放柜,由多个箱体3组装而成。每个箱体3由上下两个顶底板10、左右两个侧板4、后面一个背板5及前面一个箱门9构成。
侧板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立柱11及后立柱1,顶底板10的前后两边分别设置有前横梁8及后横梁2,前立柱11及后立柱1与侧板4之间、以及前横梁8及后横梁2与顶底板10之间分别通过榫卯结构13相连。前立柱11及后立柱1与上下两个顶底板10之间分别通过L形连接件18相连;前立柱11及后立柱1与前横梁8及后横梁2之间分别通过前立柱连接件7及后立柱连接件6相连。前立柱连接件7及后立柱连接件6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横梁8及后横梁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峰,未经张玉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8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缝纫机的自动靠边器
- 下一篇:用于检测针织圆机断针的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