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表层沉积物箱式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119.7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峰;王楚;沈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韩朝晖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表层 沉积物 箱式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流、湖泊、水库及浅海等水体表层沉积物的样品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体表层沉积物箱式采样器。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水库及浅海沉积物承载着流域来源的大量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往往富集于表层沉积物中;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是水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诸如通过硅藻、摇蚊等进行的水体环境重建,需要建立表层沉积物硅藻、摇蚊等与现代水环境指标的转换函数,这通常依赖于精确采集表层1.0cm的沉积物样品。表层沉积物也是底栖动物生活的主要场所,底栖动物生物量研究需要定量采集一定面积和体积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沉积物多指标分析往往需要获取大量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此外,河流、湖泊、水库及浅海表层沉积物含水量较高,质地松软;因此,无扰动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是确保研究结果真实可信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使用的沉积物采样器主要分为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及抓斗式采样器两种。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制作与使用较为繁琐,成本较高,而且一次采集到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量较小,往往需要多次采集才能满足分析所需的沉积物样品量,增加了野外工作量。抓斗式采样器通常由左右两个组合斗或多个颚板的开合(贝形抓斗或桔瓣抓斗)抓取和卸出沉积物样品,其中机械式抓斗本身没有设置开合结构,通常由绳索或连杆等外力驱动,采样过程中沉积物表层受到扰动,水土界面不清,不利于特定厚度表层沉积物的收集;并且其圆弧形采泥斗设计使得所采集沉积物样品体积的计算不准确,无法满足诸如底栖生物生物量等定量研究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沉积物采样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表层沉积物箱式采样器,其特点是可无扰动采集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松软表层沉积物,所采集的沉积物,水土界面清晰、层序保持完好,利于特定厚度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收集,并可精确计算所采集沉积物体积。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表层沉积物箱式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器包括采泥斗、采泥斗提把、伸缩架、重锤和牵引绳;所述的采泥斗提把包括提把立柱和提把横梁,提把立柱固定连接采泥斗,提把横梁上开设一组小孔;所述的伸缩架包括伸缩架上板、伸缩架下板、伸缩架支柱、伸缩架立柱和压簧,伸缩架支柱与伸缩架上、下板固定连接,伸缩架立柱固定连接在伸缩架下板上,伸缩架支柱、伸缩架立柱与伸缩架上、下板垂直,并穿过提把横梁上的小孔,压簧套于伸缩架支柱上;所述的采泥斗包括采泥斗箱体和两个对称的采泥爪,采泥斗箱体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箱体两侧设置轴头,采泥爪与轴头转动连接,采泥爪闭合后,封闭采泥斗箱体底部开口,两个采泥爪之间连接拉簧;采泥爪由绳索连接挂板,挂板悬挂于伸缩架立柱上采泥爪开启;所述的牵引绳一端连接在提把横梁上,另一端穿过伸缩架上板上的孔洞后,从重锤上的孔洞穿出。
所述的采泥斗箱体通常由两块面板、两块侧板(焊接为一体)及一块可开启的盖板构成,盖板通过合页与箱体侧板上缘连接。采泥斗箱体两侧板焊接有轴头,用于连接采泥爪并使采泥爪绕轴头转动。采泥斗箱体两侧板下端优选采用弧形设计,可减小采泥斗箱体下端与采泥爪之间的间隙,避免发生泄漏而破坏沉积物层序。采泥斗箱体采用方形设计,易于计算所采集的沉积物体积,顶部活动盖板易于表层沉积物的直接收集。
所述的采泥爪包括采泥爪下板和两侧的采泥爪侧板,两侧的采泥爪侧板分别与箱体两侧的轴头转动连接。所述的采泥爪下板优选为弧面,采泥爪侧板优选为L形,采泥爪下板接合后,形成弧面封闭采泥斗箱体底部开口。
所述的伸缩架中,优选2个伸缩架支柱和2个伸缩架立柱,伸缩架支柱轴心的连线与伸缩架立柱轴心的连线相互垂直平分;伸缩架立柱及伸缩架支柱穿过提把横梁上对应位置的4个孔。所述伸缩架支柱的上端通过螺母与伸缩架上板连接。
所述的伸缩架中,压簧套于伸缩架支柱上,位于提把横梁和伸缩架上板之间,优选伸缩架重量与压簧弹性力平衡时,伸缩架立柱上端略高于提把横梁。
所述的提把横梁上焊接有固定圈,用于连接牵引绳。
所述的牵引绳一端穿过伸缩架上板孔洞连接于固定圈上,用于采样器的投放与收取。牵引绳另一端穿过重锤孔洞握于采样者手中或固定于采样船上,牵引绳作为重锤下落的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