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套线条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424.6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3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根;王忠;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4 | 分类号: | E06B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条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套结构,尤其是涉及门套的门套线条组合结构。
【技术背景】
从广义上讲,门套由门框、挡门条和门套线条三部分构成,门框包括围在门洞两侧和顶上的边框及上槛,其作用是用于安装门扇、铰链、门锁和插销等。挡门条嵌设在门套的中轴线上,起到对门扇的止位、密封作用。所述门套线条则布设在门洞的墙转角处(门洞内外墙转角处分别设置),它由两边的门套侧线条和顶部的门套顶线条构成,主要起装饰和遮挡门框与门洞墙体之间的安装伸缩缝隙作用。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门套侧线条和门套顶线条的组合结构、墙体的垂直度误差等原因所致,门套侧线条和门套顶线条的始终存在邻接缝隙过大,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材料的收缩膨胀,该缝隙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的问题,而影响门套的整体装饰效果。另外,还存在安装要求高,如果安装不到位该邻接缝隙将严重影响门套线条装饰功能的问题,长期以来门套线条的装修质量深受其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颖的门套线条组合结构,采用该组合结构的门套线条后,即使出现墙体垂直度有误差、安装不到位、使用一段时间缝隙趋于变大等情况,也不会对门套线条装饰效果发生很大的影响,且施工方便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门套线条组合结构,包括竖直向安装在门框侧边的门套侧线条,以及水平向安装在门框顶部的门套顶线条,其特征是:所述门套侧线条的厚度大于所述门套顶线条的厚度。
具体实施时,所述门套侧线条的厚度大于所述门套顶线条厚度的最佳值为3mm。
具体实施时,所述门套侧线条的上端部轴向高出所述门套顶线条的上侧壁。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改变了现有技术采用45度切角或90度平接线条的传统工艺,采用90度台阶拼接新结构后,不同厚度的门套侧线条和门套顶线条在使用时,由于门套侧线条在厚度向高于门套顶线条,不但有效遮挡了门框与门洞墙体之间的安装伸缩缝隙,而且利用视觉差造成人们对缝隙的错觉,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了人们渴望解决但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由于门套侧线条与门套顶线条的厚度相一致,为消除缝隙,人们一直是采用嵌缝料加表面涂料进行处理的工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时间一长由于材料的收缩膨胀该邻接缝隙还是会显现出来,影响装饰效果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了门洞一侧的组合线条结构。
图3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门洞1,门套侧线条2,侧线条表面21,凸部22,缝隙23,上端部24,门套顶线条3,顶线条表面31,门套侧线条4,挡门条5,门框6,墙体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门套线条为木制片材线条,但材料不限于木质。
参见图1,并结合图2和图3。门洞1左右侧的墙体7与门框6的结合处安装竖直向的门套侧线条2和4,门套侧线条2和4的断面大约呈L字形,短边嵌入门框6相应的接纳槽内,分别包住门框6与门洞1两侧墙体7之间的安装伸缩缝隙。门套顶线条3位于门洞1的顶部墙体7与门框6的结合处,其断面结构和安装方法均与门套侧线条2和4相同,水平向设置。
从图3可见,门套侧线条2厚度向的侧线条表面21相对高于门套顶线条3的顶线条表面31,形成的台阶凸部22,使缝隙23内缩而隐蔽起来,既能起到遮挡门框6与墙体7之间的安装伸缩缝隙,又可利用光线阴阳差所形成的视觉感,造成人们对邻接缝隙23的错觉,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经反复试验,这种效果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凸部22的高度为3mm时,即能很好地实现,即:当所述门套侧线条2和4的厚度大于所述门套顶线条3厚度为3mm的情况下,就能非常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用材省。
参见图1,当门套侧线条2的上端部24轴向高出(大约10mm)门套顶线条3的上侧壁时,上述的遮挡、视觉效果最好,而获得最佳装饰美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