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转向器安装的固定螺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539.5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转向器 安装 固定 螺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汽车底盘安装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固定螺栓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代轿车中广泛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该种转向器与副车架的连接通常是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来实现的。大多数车型会在转向器壳体上压装衬套,以缓冲来自副车架的冲击和振动。衬套由橡胶件和内钢套组成,橡胶件与内钢套通过硫化工艺固联;再将衬套以过盈配合压装入转向器壳体(该种衬套的拔脱力较小,一般在500N左右)。然后用螺栓将衬套的内钢套固定在副车架上,实现转向器的固定。由于衬套设计的需要,压装衬套的转向器壳体开孔直径比普通组合螺栓的最大外径大。如果采用普通的组合螺栓,在转向器受到较大的来自地面的冲击,使衬套轴向的拉脱力超过衬套的拔脱力时,衬套有可能与转向器壳体脱离,导致转向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衬套与转向器壳体脱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限制转向器壳体脱离的用于汽车转向器安装的固定螺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汽车转向器安装的固定螺栓组件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装有弹性垫圈和平垫圈,所述平垫圈的外径为固定螺栓外径的2.5~2.6倍。
所述平垫圈的外径为固定螺栓外径的2.5倍。
本实用新型的平垫圈由钢板冲压而成,结构强度大,不易变形,可承受很大的冲击力。通过平垫圈直径与转向器壳体开孔直径尺寸的合理匹配,该组合螺栓可有效抗击来自转向器壳体的冲击。本实用新型紧固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仅在现有标准件的基础上进行小的设计修改,即可有效解决转向器壳体与衬套脱离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上图中序号:固定螺栓1、平垫圈11、弹性垫圈12、转向器2、转向器壳体21、衬套22、衬套的内钢套23、副车架3、副车架螺纹套筒31、副车架上钣金32、副车架下钣金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汽车转向器安装的固定螺栓组件包括固定螺栓1,固定螺栓1的外径为12mm,固定螺栓1上套装有弹性垫圈12和平垫圈11,平垫圈11的外径为固定螺栓1外径的2.5倍,平垫圈11的外直径为30mm。
参见图2和图3,副车架螺纹套筒31,副车架上钣金32,副车架下钣金33三者焊接为一个整体。衬套22与转向器壳体21过盈配合,固定螺栓1将衬套的内钢套23与副车架3固联为一体,从而将转向器2固定在副车架3上。其中,转向器壳体开孔直径为25mm,平垫圈11的外直径大于转向器壳体开孔直径,当转向器壳体21受力较大、超过衬套22的拔脱力时,转向器壳体21向上运动,且与衬套22脱离。当转向器壳体21与平垫圈11接触时,平垫圈11即可阻止转向器壳体21向上的运动,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